今天(24日)下午3点,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保护种业知识产权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视频会,各省市农业农村厅设分会场,强化种子市场监管,为保护种业知识产权、实现种业自立自强增添信心。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也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我国人均耕地少,追求高产是永恒的主题,没有好种子,高产稳产就没有“力气”。过去多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种业发展有了很大进步,研发出不少好种子,但由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不高,“仿冒种子”“套牌种子”等现象屡禁不绝。
有的“套牌种子”盗取亲本进行杂交,繁育出新品种售卖,但新品种的质量却无法保证;更有甚者,把广受市场认可的A种子装进B种子包装袋,而B种子所有审定文件、证照还都是自己的。这些行为不仅侵害了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也严重制约了种业自主创新,给粮食稳产增产带来隐患。
会上,20家种子打假机构出炉,湖北省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上榜,将重点检查种子质量、种子标签和品种审定情况,进一步规范种子市场秩序,确保农民在春耕生产中用上放心农资,切实为春耕春播保驾护航。
编辑:王聪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