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草莓会得“出血热”?看十堰专家怎么说

时间:2021-12-21 15:40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慧)今年入冬以来,西安相继出现多例出血热患者。随后,“吃草莓会导致得出血热”的消息也在网上广泛传播,什么是出血热?它会通过吃草莓传染吗?来看专家的解答。

市太和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传敏介绍,流行性出血热在1982年以后被命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它是由汉坦病毒属的病毒感染导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它主要是通过啮齿类动物进行传播,比如说兔、鼠、猪、猫这样的动物。在我们国家主要是以黑线姬鼠和褐家鼠这样的老鼠为主要传染源。

据传染病学专家介绍,出血热起病急,进展快,潜伏期通常为7-14天,典型临床表现具有三大主征,即发热、出血和肾损害。

流行性出血热一般从临床表现来说分为5期,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发热期还有典型性表现即“三痛三红”。病人可以出现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是病人的颜面部、颈部还有胸部会出现潮红。

流行性出血热在自然界中是长期存在的。每8至10年左右有一个发病高峰,发病呈现春季和秋冬季两个发病高峰。我市近年来感染出血热的病例较少,不属于高发区。疾控专家介绍,出血热的传播途径主要为动物源性传播,一般通过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播和消化道感染,不会出现“人传人”现象。所以,“吃草莓会导致得出血热”的传言没有科学根据。

专家:“出血热”可防可治

那么,对于流行性出血热这种传染病,有没有防治手段呢?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预防呢?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2020年1月到8月,中国流行性出血热发病4539例,2019年全面发病数量为9596例,疾控专家表示,出血热可防可治,防鼠灭鼠是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

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工作人员吴昊介绍,一是做好家庭卫生,避免老鼠进入室内;二是注意勤洗手,杜绝接触传播;三是清扫老鼠排泄物时应戴好手套和口罩;四是注意饮食安全。除了做好家庭防护之外,在野外尽量穿长袖,不露脚趾,避免接触老鼠的粪便以及排泄物,避免被鼠类咬伤。

另外,接种疫苗是个人预防出血热的最有效的办法,高发病区的16-60岁人群,尤其是接近60岁的农民和刚满16岁的学生应积极接种疫苗,保护个人身体健康。该疫苗共接种3针次,前两针间隔14天,第三针间隔半年以上。医生提醒,如果患者突然发病,出现三痛三红,发病前1个月内有鼠类接触史或看见过老鼠、鼠排泄物;或所处地区为流行性出血热高发区等,要“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到规范性医疗机构治疗,可显著降低重症率和病死率。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