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2021年度两批次布设的红外相机影像数据进行进一步整理分析,并经过专家反复对比鉴别,确认其中一段影像记录下的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凤头鹰。这是湖北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继新发现蛇雕、丘鹬、灰翅鸫、灰头鸫等4种野生动物之后,在该区域发现的又一新物种。
据悉,此前湖北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2021年度红外相机影像数据进行了整理鉴定,对照2011年科学考察成果,新发现蛇雕、丘鹬、灰翅鸫、灰头鸫等野生动物4种,同时发现猕猴、豹猫、斑羚等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在保护区呈多点分布态势。
近期,管理局继续整理剩余影像数据,又发现了一段拍摄于2021年7月14日10时57分的视频,记录下了一只保护区内十分陌生的鸟类身影。视频中,该鸟仅现身于镜头一角,原地短暂停留后即迅速飞出拍摄范围。经相关专家反复对比鉴别,最终确定该鸟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凤头鹰。这是湖北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拍摄到凤头鹰的影像。
据了解,凤头鹰,别名叫凤头苍鹰,鸟纲隼形目科鹰科鹰属。属中型猛禽,性善隐藏而机警,常躲藏在树叶丛中,有时也栖于空旷处孤立的树枝上。以蛙、蜥蜴、鼠类、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鸟和小型哺乳动物。常栖息在2000米以下的山地森林和山脚林缘地带,多单独活动,飞行缓慢,主要分布范围在不丹、文莱、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
凤头鹰被列为《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稀有种,《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Ⅱ濒危物种,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秦楚网记者 吕鑫 通讯员 李露)
编辑:董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