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武当山融媒体中心 程鹏 通讯员 李泰萍 胡玉红)“这个地方的抗滑桩一定要按工程图纸设计要求,夯实筑牢,那边的防护网也要严格按设计技术规范把好质量关,确保项目在12月底完工。”连日来,在武当山特区金沙坪村一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现场,机器轰鸣,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为推进工程进展,武当山特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带队深入施工现场,督导工程质量和进度。
该处滑坡体多处发生拉张、剪切裂缝、房屋下错、挡墙垮塌等变形问题,灾害体长约370m,宽约150m,体积约20万 m3,对周边35户205人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同时威胁着乡村道路、电力、农田等其他设施安全,威胁资产1300万元。针对这一安全隐患,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对上申报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并结合“弘扬工匠精神 岗位大练兵”活动,压实各项岗位工作责任制,干部职工齐上阵一线练兵,现场检查督导滑坡治理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该项目。
据悉,近年来,武当山特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主动担当履职,在做好地质灾害排查监测、预警、演练、避让的基础上,积极对上争取地灾防治项目资金,因地因势开展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确保有针对性的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工程治理。目前对上争取地质灾害防治项目8个,资金2000余万元,通过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形成了一批有效的地质灾害治理成果,切实保障了涉灾区域的群众生命财产和武当山古建筑群安全,为武当山特区安全生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撑起了“防护伞”,织牢了“安全网”。
编辑:沙正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