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省多地出现了雾和霾,气象部门纷纷发出大雾黄色预警和霾黄色预警。其中,9日,十堰市多地发出大雾黄色预警。进入冬季后,雾和霾多发,那么,雾和霾有什么区别呢?
气象专家介绍,雾和霾都属于视程障碍现象,但从本质上来说,雾霾并非同根生,它们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之处。“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雾滴的尺度在 3~100 微米之间,肉眼可见,常呈乳白色。雾在高山、海滨、乡村较常见,在城市群区域较少见。根据能见度的大小,可分为可分为轻雾、大雾、浓雾、强浓雾和特强浓雾5个等级。“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颗粒物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形成霾的微小颗粒物的尺度大多小于1微米,肉眼不可见。
区分雾和霾,可以从几个方面:从颜色上看,“雾”是由小水滴构成,由于其物理特性,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所以一般呈乳白色,青白色或纯白色。“霾”是由各种化合物构成,由于其物理特性,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所以霾呈黄色,橙灰色。从形态上看,“雾”是悬浮于空气中的水滴小颗粒。“霾”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小颗粒,由灰尘、硫酸、硝酸等各种化合物组成,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从厚度上看,“雾”厚度一般为几十米到二百米。这是因为小水滴质量较大,受重力的作用,云会贴近地面。“霾”厚度一般有1千米-3千米。因为霾粒子质量轻,分布较均匀。从湿度上看,“雾”的形成一定是在大气中水汽含量达到饱和时发生的,相对湿度大于90%,空气潮湿。“霾”是相对湿度小于80%,空气则相对干燥。相对湿度介于80%—90%是霾和雾的混合物,但其主要成分是霾。从分布上看,“雾”在空气中分布不均匀,厚度有几十米至几百米,越接近地面密度越大。“霾”的颗粒小,质量较轻,在空气中分布均匀,厚度可达1—3公里。
另外,雾和霾的持续时间不同。“雾”持续时间短。因为雾中的小水滴会沉向地面,而且大气温度升高也会使水滴蒸发,雾气就会越来越少。“霾”持续时间长。因为霾中的固体小颗粒难以分解,不沉降,消解速度慢。此外,雾和霾对人体的伤害不同。“雾”是悬浮在空中的微小水滴,过一段时间会降落到地面,对人们生活、健康影响不大。“霾”是悬浮在空中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各种化合物的小微粒,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人体长期吸入进入呼吸道后,会造成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云上十堰 记者 罗毅)
编辑:李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