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明佳 通讯员 李露 王丹丹)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十堰市茅箭区南部山区,总面积21203公顷,森林覆盖率95.8%,因其位于南北气候交界带,有多种植被类型和典型森林群落,是中心城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城市绿肺。根据2011年开展的资源科学考察成果,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85科837属1752种,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302种,是鄂、豫、陕交界地区重要的生物基因库。
近年来,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求,抢抓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稳步推进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天然林保护和保护区能力建设等重点项目,健全局-站-点三级管护体系,构建“天-空-地”信息化监管平台,持续强化“停伐管护”“封山禁猎”措施,森林生态系统得以修养生息,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不断夯实。积极培育壮大绿色富民产业,念好“生态经”,着力发展茶叶、猕猴桃、蓝莓、中蜂等主打品种,打好“文旅牌”,全面实施乡村风貌、节点景观打造,推进农家乐、民宿提档升级,不断拓宽原住民创业就业通道,有效促进生计替代,减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对资源的依赖和消耗。
通过严格保护做资源增量加法和转型发展做环境影响减法,保护区自然生态空间的原真性、完整性得以有效保存,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不断改善,物种数量和分布范围持续增加。近日,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2021年度两批次布设的红外相机影像数据进行整理,经有关专家鉴定,并对照2011年科学考察成果,新发现蛇雕、丘鹬、灰翅鸫、灰头鸫等野生动物4种,同时发现猕猴、豹猫、斑羚等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在保护区呈多点分布态势。10月中旬,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专家深入保护区开展植物群落调查,新发现荚果蕨和戟叶耳蕨等野生植物2种。
编辑:喻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