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10月20日)20:00,天猫“双十一”将开启预售,这也意味着,第13个“双十一”购物节拉开序幕。准备快乐“剁手”的你,在迎接优惠的同时,也要预防“踩雷”,提防各类消费陷阱!
看直播多截图
预防商家或带货主播在直播中虚假宣传,消费者要增强取证维权意识,及时保留促销活动截图、商家承诺截图、与卖家的聊天记录、快递单号等,以备出现消费纠纷后维权。
预防“先涨后降”套路
面对商家的各类促销活动,消费者一定要理性购物货比三家,防止商家偷换商品“身价”,玩“先涨后降”的套路,或者借促销表面让利实则清库存,甚至出售质量较差的商品。
防范网络诈骗
消费者要提高警惕,注意识别冒充淘宝客服、快递物流,以“解决售后”“退货退款”为名实施诈骗,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不要向陌生人透入自己的重要信息,以防落入陷阱。
慎防消费返现
慎防电商在大促期间,推出特价限购、消费返现等活动,在消费者成功下单后,商家却以已达上限或库存不足等理由拒绝消费者下单,无法兑换返现承诺。
识别“山寨”电商
注意识别“山寨”电商,消费者在网络消费时应尽量选择正规电商平台,查看经营者营业执照信息,尽量选择经营规模较大、信誉度等级较高、口碑较好、交易量大、消费者评价较高的电商,交易中不要将银行账号、密码等账户信息直接提供给卖方。
避免“私下”交易
消费者应通过正规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支付,对通过朋友圈、微博、直播等开展的商品销售活动,不要私加微信线下交易,不接收和打开陌生人通过聊天工具等发送的不明链接,保护好自己的银行账号信息,以防上当受骗或售后无法保障。
注意消费信贷
部分平台会在“双十一”期间增设“贷款红包”,进行贷款提额。消费者需警惕部分平台诱导使用信贷支付,以免产生分期手续费。
维权要及时
如消费后遇到问题,要立即申请退款,然后通过客服平台发起维权投诉,提请平台商家客服介入调解,如纠纷依然不能解决,应尽早拨打平台或卖家当地的" 12315 "电话进行申诉举报,防止因"双十一"期间物流时间较长而影响了时限。
(综合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提示)
编辑:董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