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患帕金森综合征的患者及家属向记者反映,他们用于治疗和缓解症状的一款常用药息宁,无法在医院配到,只能以高出医保价格10倍甚至20倍的价格从网上购买,经济压力很大。这究竟是何原因?
治疗帕金森病的常备药“息宁”多地断货
今年53岁的刘先生,2013年查出患有帕金森综合征,按照医嘱需要服用息宁药控制病情。可是,从去年8月开始,医院就配不到这款药了,眼瞅着就要断药,刘先生有点急。
帕金森病是由于患者大脑中缺乏多巴胺引起的,息宁可补充多巴胺,是缓解和治疗帕金森症状的主要药物之一。
记者在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管理事务所的官网上,发现近期有三十多家上海本地医疗机构发出过息宁采购信息,但大部分医疗机构最终并未采购到。
不仅上海市场,全国多地都出现了息宁告急的情况。息宁为何会短缺呢?目前息宁由欧加隆公司负责总代理,记者随即电话联系。
欧加隆中国医药部:产量本来就比较少,因为这个药是进口药,它是在国外生产,国内进行分包装的,因为疫情或者原材料的原因产量更少。
“息宁”网购价涨近二十倍业内呼吁完善短缺药品供应机制
医院配不到药,不过不少患者和家属告诉记者,在京东、淘宝等网上购药平台,还有息宁在售,但一盒30片售价近1000元,高出医院价格近20倍。
除了价格高昂,网购渠道的货源也是患者和家属担心的问题。
记者从上海市卫健委了解到,息宁自2016年以来,确实存在间歇性断货的情况,但临床可以找到替代药,因而没有纳入短缺挂网药品。息宁的供应紧缺或许还将持续,眼下,这些帕金森患者该如何过渡呢?专业医生建议,具体的用药替代方案还是要看患者的实际病情。
事实上,廉价救命药的短缺之困,不仅仅是息宁。近年来,出现短缺情况的还有心脏手术用药鱼精蛋白、治疗心脏衰竭的抢救用药西地兰注射液等多种药物。如何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才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复旦大学医学管理研究所所长 高解春:对一些便宜的药,可能利润要给得高一点,因为它的绝对值利润使它要有积极性,反过来对一些价格高的药,我们可以使它的利润低一点,但是它的绝对值并不一定低,这是一个定价的原则。
编辑:李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