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詹钘
7月26日下午,青兰高速甘肃泾川段一辆载63人的大巴车冲击路面侧翻,造成13人死亡。当地官方通报称,大巴车核载63人,实载63人,均为河南正阳出发赴青海格尔木采集枸杞务工人员。
网友在为这一事故感到揪心的同时,也心存疑惑。“有谁听说过63座的大客车吗?不会是超载吧!”“为什么要跑那么远去摘枸杞?采枸杞能赚多少钱?”
极目新闻记者采访获悉,虽然国内大部分城市已经不给56座以上的客车上牌,但确实有超过60座的车龄较大的客车在开行。采枸杞也是个辛苦活,手快的一天也就能挣200多元。
60座以上客车基本被淘汰
根据官方通报,发生事故的豫AX5006号大型普通客车核载63人,实载63人。
有网友称,核载63人的客车,貌似很难见到,也很少听说。
27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登录位于河南郑州的一家大型客车生产公司官网,发现长度最长的13米以上的旅游客车(包括客运客车)座位最多只有56个,且车长大部分在12米以内。
该车企一位工作人员介绍,56座以上的客车几乎在全国各省都无法落地上牌,所以公司最多提供56座的大型客车。
“在路上跑的肯定还有,但新车的可能性较小。”湖北一家客运公司负责车辆安全的林先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因为载客效率高,前些年确实有少量60座以上的车,甚至有的双层大客,座位数可能达到70个。
但是,随着客运环境的变化,公路客运朝中型化和小型化发展,对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60座以上客车基本都被淘汰。
林先生称,60座以上的客车长度一般会超过12米,较45-50座的车辆长1-2米;载客后无论是乘客还是行李的数量都会大增,导致总重量大幅增加,难以操控,安全隐患非常大。
目前,在公路客运方面,为了保证安全,各公司都倾向于使用小车,不会购买六十座的大车。
“如果这些车辆还能生存下来,绝对不会是新车。”林先生称,这些“残存”的车辆可能会在通勤、旅游等渠道使用,公路客运肯定是基本绝迹了。
采枸杞一天得干满10个小时
每年8月和9月,是青海格尔木枸杞成熟开采的月份。
此次甘肃事故的乘客,正是从河南出发到格尔木采摘枸杞的工人。2000余公里,车程24小时。到了当地之后,采摘枸杞40天至2个月。
在湖南招募工人去青海采摘枸杞的一名组织者告诉极目新闻记者,采摘工人的工资按斤来结算,摘一斤枸杞1.1元。“手快的一天能摘200多斤,还不错。”这位组织者称,一般都是招募农村的45到60岁的妇女,很多在家里闲着,就组团去采摘。“不仅能赚钱,还不用花钱。”他说,因为来回的路费,以及在格尔木的吃住,基地老板全包,都免费。
不过,去年曾经到格尔木去干过的魏大姐称,这个工作并不轻松。将近两个月时间,基本没有休息。因为格尔木白天长,早上没到7点天就亮了,晚上9点才天黑。所以每天从早8点干到晚8点,要工作10个小时。“虽然不是什么重体力活,但是时间长,挺累的。”她说。
魏大姐说,虽然当地老板也没有硬性要求一天要摘多少量,但是如果摘少了,一天下来才挣几十块。“跑这么远,不划算。”所以魏大姐还是会坚持。
27日下午,记者联系了一位在格尔木种植枸杞的四川老板。这位老板称,这两个月采摘枸杞,最缺的就是人,“你帮我找人,来一人给你200元,越多越好,再多我也能消化”。
据格尔木市统计,当地枸杞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每年8、9月份,都有来自四川、河南、云南、山东等地的工人到当地采摘枸杞,总人数达数万人。
(图片来源:格尔木市融媒体中心及网络截图)
编辑:李亚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