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特约记者 程鹏 通讯员 饶静宜)近日,十堰市武当山特区南沟村的一件轻微刑事案件在历时一年之后,终于在公安机关、检察院、驻所民调律师三方联合调解下“定纷止争”“息诉平判”。
图片一、民警和驻所民调律师多次深入基层,进村组织双方调解。
据悉,2020年4月,南沟村陈家兄弟俩因建房地基高低的问题产生矛盾,陈某不满弟弟家构筑的地基比自家高,并认为这种做法会影响自家的风水运势,在争论交涉无果后,便禁止弟弟一家人从自家的门前经过,双方矛盾激化。
图片二、在民调办公室,老营派出所民警和律师组织双方调解到晚上七点半。
不久后,陈某的妻子薛某又与陈某的弟弟因过路的问题发生厮打,造成薛某轻伤二级,陈某弟弟轻微伤的后果。报案后,老营派出所民警及时出警处理此事,鉴于亲兄弟妯娌间因邻里纠纷产生争执扭打,民警本着“切实化解矛盾、根本解决纠纷、感化教育”的宗旨,建议调解处理。但因双方均坚持对方过错在先、过错更大,矛盾难以调和。
图片三、2021年7月9日上午,在老营派出所会议室,武当山特区公安局法制大队、办案民警、丹江口市检察院两名检察官、驻所民调律师再次参与调解,情理法交融,化解邻里纠纷、亲人矛盾。
2021年7月9日上午,民警、检察官、律师三方再次组织调和,从分析双方责任、宣讲故意伤害致人轻伤多元化处理方式入手,采取“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法制人”相融的策略,最终使陈氏兄弟达成和解,当场互赔互谅、握手言和。
图片四、调解成功,当事人当场履行义务,矛盾平息。
据民警介绍,故意伤害致人轻伤已达到刑事立案的标准,可是在类似兄弟邻里间因小事互殴案件中,若简单的适用刑罚来处理纠纷并不能从根本上化解矛盾,刑事判决反而会促使兄弟反目、邻里成仇,为日后的治安管理埋下更大的隐患,所以在类似案件中,刑罚绝不是化解矛盾的首选,联合调解机制明显会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善用联合调解,不仅能从根本上化解矛盾,节约司法资源,而且可以涵养公民的理性与德行,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友善。对于此次已和解的轻微刑事案件将通过正规程序从轻处理。
编辑:喻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