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立足实际,聚焦重点任务,坚持为群众办实事

时间:2021-07-03 09:40 来源:长江云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原标题:直通十堰丨十堰:学史力行 惠民利企办实事

孩子放学有人管  周末也能开证明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十堰市立足实际,聚焦重点任务,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广泛征求社区居民、特殊群体、困难群众、困难企业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切实解决他们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在基层治理中,十堰为全市149个社区各选派一名县级领导干部担任“党建专员”,并探索出由社区党组织引领“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的三方联动治理机制,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在十堰市张湾区红卫街道家和苑社区内的阳光工作站里,每天下午放学,都会有不少孩子来到这里读书、完成家庭作业,这里还专门为孩子们安排了志愿者,为他们进行辅导。

十堰市张湾区红卫街道家和苑社区居民 杨永红:“有了工作站以后,我们孩子放学以后直接来,有志愿者教他们写作业,我们下班以后直接过来接他们,也非常安心放心。”

阳光工作站是担任家和苑社区党建专员的魏红今年经过多方协调,利用腾退用房设立的儿童活动中心。家和苑社区是十堰市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小区,居住有低保户212户,身体残疾或精神残疾人165人,加之外来务工流动人口较多,特困家庭子女和留守儿童的课业辅导、心理健康成为社区治理难题。

十堰市财政局副局长、家和苑社区党建专员 魏红:“我们配了一些硬件设备设施,给他们买了一些儿童喜欢读的书和一些电子琴,同时我们会派我们的志愿者到小区来,对这些孩子进行课业辅导。”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今年,十堰市还在经开区率先推行由“居委会主导+业委会决策+物业办落实”的三方联动治理机制,将服务关口前移,在居民小区内设置延时代办点,解决上班族办事“工作日没空办、休息日没处办”的烦恼。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白浪街道马路社区祥安小区居民 于士江:“平常如果说要办一个什么证明,开个什么证明,我们必须要请假才可以把这个事情办好,那像这种现在我们就不需要了,那对于我们来说的话也是非常的方便。”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白浪街道马路社区党支部书记 胡云霞:“构建了‘5+2’‘白+黑’的延时代办工作制度,实行了早晚弹性办,午间不间断地延时办理服务,办理时间是夏季早8点到晚8点,冬季早8点半到晚7点,周六周日正常办公。”

截至目前,十堰市149名党建专员通过统筹协调、资源整合、服务联动,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停车位短缺、硬件设施老化、绿化带裸露、供暖改造等各类民生问题697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714件;通过“三方联动”治理机制,解决三无小区、环境卫生差、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100余件,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手把手”传授做电商  村民足不出户把钱挣

十堰曾经是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几年来,随着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扶贫等精准扶贫工程的推进,十堰83.4万人全部脱贫。那么,如何让这些脱贫群众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一起来看十堰有哪些妙招。

最近,十堰市郧阳区青龙泉社区,举办了一场电商培训会,现场氛围热烈,老师手把手传授微信营销、短视频拍摄制作、直播运营等电商知识技能,让学员们不再为产品销路而发愁。

十堰市郧阳区商务局党组成员 田勇:“我们把党史学习教育和农村电商培训相结合为民办实事,针对农民从事电商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我们积极主动为其讲解专业知识,培训电商技能,让他们真正通过‘网络’能够致富。”

这次培训的学员不少都是周边乡镇的村民,学员邓国平就是其中之一,3岁时他因意外失去右手,但他并没有对命运妥协,在外打拼多年后,去年回乡发展养殖业。一年多来,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他养殖的蓝孔雀达100只、土黑猪30头、旧院黑鸡6000多只。然而,怎样才能这些产品卖出去、卖个好价钱,成为邓国平的愁心事。

十堰市郧阳区谭家湾镇香炉山村村民 邓国平:“最开始,我就是想回家创业,根本没想销路问题,到去年初,我才发现销路出了问题,后来听村里说有电商培训,我当时也没怎么考虑,就直接参加了。”

参加完第一次培训后,邓国平立即购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并在抖音、微信朋友圈等平台“试水”。让他没想到的是,通过网络收获了大批订单。

十堰市郧阳区谭家湾镇香炉山村村民 邓国平:“培训让我打开了眼界,学到了很多运营策略,无论是产品展示 开单技巧,还有电商运营、品牌打造,都对我的养殖事业有很大的帮助,目前我70%的订单都是通过线上卖出去的。”

如果说电商培训提升的是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的“软实力”,那么农村电商服务站建设则成为农村电商产业发展的“硬支撑”。眼下,桃子进入成熟期,郧阳区杨溪铺镇罗沟村的村民朱大勇,就通过网络带货,在地里售卖自家的桃子。

十堰市郧阳区杨溪铺镇罗沟村村民 朱大勇:“这是我们家自己种植的桃子,没有防腐剂。”

朱大勇种植的桃子,虽说品种优口感好,可就在几年前,她还只能通过肩挑背驮到县城售卖,且价格低廉。如今,她的桃子在地里采摘完成后,现场进行封装,通过村级电商服务站卖到全国各地。

十堰市郧阳区杨溪铺镇罗沟村村民 朱大勇:“现在我通过直播卖货,我的客户遍布全国各地,一斤可以卖到五六块钱,等于说我轻轻松松坐在家里就把钱赚了。”

今年,朱大勇的桃子搭上电商的快车,销量达5000多斤,实现增收2万元。

十堰市郧阳区商务局党组成员 田勇:“截至目前,我们在全区建设站点200个,通过电商服务站点销售各种农特产品400多万。”

近年来,十堰市持续推进农村电商三级服务体系建设,实现物流“大动脉”与快递“毛细管”的整合,全面打通了“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双向物流配送体系和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让农村电商产业成了乡村振兴的一把“金钥匙”。

十堰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兰星荣:“下一步,完善县乡村电商服务网点建设和物流配送体系,畅通销售渠道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着力解决农村电商‘人才少’的问题,通过‘互联网+政府采购+消费帮扶’的模式,开展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免费技能培训  缓解“招工难”与“就业难”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来,十堰市持续聚焦企业用工需求和群众就业难问题,针对性摸排企业缺工情况、靶向培训,输送群众就业上岗,提升帮扶企业的精准度,和群众就业的满意度。

在驰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焊接车间,电焊工张宁正在对汽车零部件进行组装焊接,别看他技术娴熟,可就在半年前,他还因没有一技之长而为工作发愁。

驰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员工 张宁:“以前找不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主要是因为没有特长、没有技术,只能干一些体力活,工资也比较低。”

今年初,张宁在一次招牌会上得知,在十堰市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可以免费培训技能,而且可以直接输送到企业上岗,就这样,张宁决定报名电焊工培训班,短短两个月他就拿到电焊工资格证,并被推荐到驰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岗。

驰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员工 张宁:“现在每个月工资能拿到六千左右,还给我们交五险一金。”

企业缺什么工种,就培训什么技能。和张宁一样,今年通过“靶向培训”到这里上班的电焊工就有20多人。

驰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人事部招聘主管 王改名:“如果我们自己组织培训的话,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资金的投入 并且周期比较长,通过靶向培训,切切实实解决了我们用工难的问题,节省了大量的成本。”

“招工难”与“就业难”一直是企业和就业者面临的难题。今年以来,十堰市将优化营商环境和“我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通过走访调研重点企业发现,普遍存在“有订单、无人干”的尴尬局面,技能人才的缺乏,也导致企业难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如何把普通的农民工培养成企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十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科科长 王坤:“深入地靶向摸排企业用工的需求,靶向培训,因材施教,靶向输送,就业上岗,定向输送到企业去了以后,我们要求企业为他们缴纳社保,签订劳动合同,同时薪酬待遇也有一定的保障。”

今年,十堰市围绕“一主三大五新”产业发展,开设电焊、叉车、工业机器人、数控、烹饪等35个专业,整合3000万元资金,计划全年免费开展不少于10000人的“靶向培训”任务。截至目前,全市共组织开展培训139场,已“靶向”培训5803人,输送至全市近百家重点企业上岗3273人。

编辑:陆兴敏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