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郭梅 通讯员 丹小旅)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在建党百年之际,到那些红色旅游地去接受红色洗礼,既开阔了视野又陶冶了情操。十堰市丹江口市有哪些红色旅游基地值得一去呢?
丹江口大坝
丹江口大坝是开展水情教育和进行山水旅游的胜地,景区由雄伟的丹江口水利枢纽及秀丽的山水人文景观组成,坐落在群山环绕之中的丹江口水库,水质优良、水天一色,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也是农夫山泉、武当山泉等饮用水水源。风景区依托的丹江口水利枢纽是治理开发汉江的关键性控制工程,具备防洪、供水、发电、航运、生态等综合效益。
地址:丹江口市沿江大道与电站路交汇处
丹江口工程展览馆
在丹江口工程展览馆里,你可以了解到丹江口工程的初期建设、后期完善、工程效益以及南水北调的整个过程。在模拟装置、历史文件、茅草屋等展览前驻足观看,你会为丹江口人在创业历程中取得的辉煌成就而感动。丹江口大坝工程展览馆里的每一张珍贵图片、每一段沧桑文字、每一座微缩模型,都蕴含着一段尘封的历史故事。
地址:丹江口市上坝路
丹江口市博物馆
丹江口市博物馆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陈展面积2280平方米,由主楼和裙房组成。1984年成立博物馆以来,一直"有馆无房",大量珍贵文物无法妥善收藏和利用。南水北调工程迅速推进,库区有大量文物需要抢救性挖掘。库区文物主要分布在丹江口水库和汉水两岸,境内淹没区各类文物点共计105处,其中丹江口市 境内涉及需发掘文物面积16万平方米,共47个文物点。
地址:丹江口市新城区北京路120号
金岗山烈士陵园
丹江口市金岗山烈士陵园始建于1957年。1961年因修建丹江口大坝迁建于金岗山脚下。 改扩建后的金岗山中轴线布局形式,轴线上依序布置了陵园大门、台阶、一级平台、台阶、二级平台、纪念碑等。第一个台阶为19级,第二个台阶48级,寓意“1948年”;从第一平台到第二平台,采用三个21级台阶,寓意“3月21日”,两者合起来寓意“1948年3月21日”,即均县(1983年撤均县设立丹江口市)解放的日子。第二平台设计有均县解放纪念碑,位于中轴线的最东端。广场周围种植松柏等树木。纪念碑采用经典造型,按照人民英雄纪念碑等比例缩小,米色花岗岩,两层须弥底座采用同色花岗岩镶贴,基座高0.96米,长宽均为19.48米,周边采用汉白玉栏杆,纪念碑北侧修建四合院建筑风格的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
地址:丹江口市金岗山路
官山镇红三军司令部旧址
1946年6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遵照中央指示实施战略突围,由王树声率领南路突围部队进入鄂西北地区,在房县上龛建立了军区和均、郧、房中心县委,并在武当山脚下的均县官山建立了“官山区委”,确立了鄂西北革命根据地,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
地址:丹江口市官山吕家河村
习家店农博园
习家店是古绞国所在地,是河南等地朝拜武当山的必经之地,著名的均州八大景独占四景,沧浪绿水、方山晴雪、槐影古渡、龙山烟雨诡秘神奇,锦绣迷人,积淀深沉的古均州旅游以及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前景诱人,习家店镇利用当地红色旅游资源,引进北斗星生态农博园,引导农户抱团发展,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成为丹江口市产业带动精准扶贫的典范。
地址:丹江口市习家店镇
(信息提供:丹江口市文化和旅游局)
编辑:喻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