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堰市的定点医院,国家、湖北省、十堰市的专家和医务工作者组成治疗专班,不断科学优化治疗方案,让每一名伤员都能得到最佳治疗和护理,千方百计挽救生命。
十堰市人民医院,收治了31名伤员,其中危重症及重症伤员19位,轻症伤员12名。他们都在第一时间被送往医院。
伤员 蒋先生:“救护车、消防车都来得很及时,刚下楼的时候就已经看到有了,就把伤员给救走了。到了医院,拍CT、拍核磁共振,医生也很细心,问有没有不适的地方,整体恢复挺好的。”
伤员 罗女士:“我伤得不是特别严重,上了救护车就直接到抢救室,及时给我上到病床上,挺及时,路上车也开得挺快,医生也还安慰我的心情。”
伤员送进医院后,都接受了全面、细致的检查。按照伤情,他们被分为极危重、危重、重症、中等和轻伤这些不同类别,接受针对性治疗。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李洁羽:“在ICU也采取了分级诊疗,同时每一个患者都配备一个专家团队和护理团队,现在专家团队正在和远程的医生进行连线以便实时调整患者的救治方案。”
这位危重伤员的治疗专班,由6位来自不同科室的医生和专业护理团队组成,组长是来自武汉协和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宏。他们正同四百多公里外的协和医院大后方的专家们一起,商议治疗方案的“最优解”。这场远程会诊,用了足足一个小时。这样的会诊,针对每位危重伤员,每天至少要开展一场。治疗方案一确定,前方医生迅速行动。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刘宏:“涉及到一个多学科,非常复杂的问题,对于危重病人来说两三个小时就应该在床旁进行一个评估,随时了解到他病情的一个变化。”
这位危重伤员多发性骨折,并伴有多种并发症,不但病情重,还变化快,医生必须24小时值守,不断调整方案,一旦参数发生预警,需要立即展开抢救。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刘宏:“我们早上七点多钟进病房,到现在为止已经为他调整了三次以上,至少在早上这个阶段,生命至上这个原则不会变的,一定会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现在,来自全国多家优秀医院的创伤外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的优秀专家,组成了若干个这样的救治小组,一个专班治疗一位伤员。根据伤员受伤部位、受伤性质的不同,每个专班的配置也各有侧重。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院长 胡豫:“病人的情况是各不一样,十分复杂。保证每个病人得到最科学、最及时地救护就必须要实行一人一策,专人专管。从专业的角度来保证科学救治,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只要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所有的设备所有的药品,应有尽有不管医生、护士都要倾尽全力,挽救患者的生命。”
编辑:董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