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6名市领导任产业链“链长” 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时间:2021-06-09 13:06 来源:湖北日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1623195878244

湖北日报2021年06月09日13报道。点击查看原文

原标题:十堰6名市领导任产业链“链长”

目标:2025年六大农业特色产业产值超800亿元

湖北日报讯 (记者戴文辉、通讯员徐毅)市委书记胡亚波担任食用菌产业链“链长”,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王济民担任茶叶产业链“链长”……最近,十堰市6名领导又多了一个身份:特色农业产业链“链长”。该市聚焦茶叶、食用菌、生猪、水果(柑橘、猕猴桃)、黄酒、木本油料等六大产业,市级领导挂帅,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链长”听起来职务不大,但责任不小:调研梳理产业链发展现状,全面掌握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约瓶颈等情况;制定工作计划,统筹推进产业链企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重大事项;精准帮扶产业链协同发展,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重大困难问题等。

“十三五”期间,十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2020年,该市特色农业产业基地面积358万亩、产值184.2亿元,较2015年分别增长71.3%和35.8%。但产业发展仍存在链条不完善、龙头企业不强、价值链不够高等问题。

“企业如散落的珍珠,串珠成链,方能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十堰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六大特色农业产业将实施“一名市级领导挂帅、一个工作专班负责、一个市直单位牵头、一个专家团队指导、一套保障措施跟进”,“链长”统筹调度要素资源,高位推动纾困解难,强化补链、延链、强链。

该市计划,2021年至2025年,市财政每年安排6000万元(六大产业各1000万元),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贷款贴息、政信担保等方式,支持龙头企业开展科技攻关、基地创建、品牌开发、人才培育等。同时,还将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工程、农业信息化工程、产业园区建设工程和精品名牌打造工程,加快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各产业链工作专班已迅速行动。茶叶专班制定2021年重点工作清单,创办《武当山茶资讯》;食用菌专班组织力量赴随州市、河南西峡县学习考察;木本油料专班在丹江口、郧阳等市区县调研基地建设,并召开专题座谈会。十堰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抓紧制定六大产业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建立完善农业产业链绩效考评办法,确保产业链建设加速推进、早见成效。

该市确定发展目标:至2025年,六大农业特色产业综合年产值达到800亿元以上,全市农产品加工综合年产值达到1200亿元以上。

相关报道:

以区域公用品牌破解茶企“三难”

efdb3a53-8fcd-4410-b152-21a214e8023e.tif

茶叶是十堰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全市有茶园80万亩。图为竹溪县龙王垭茶园。(通讯员 余登明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文辉 通讯员 徐毅

上月,十堰茶叶产业链工作专班组织10余家茶企赴杭州参加茶博会。十堰市老母荒茶叶合作社理事长余盛林去了,对四川竹叶青和杭州龙井印象深刻。“四川举全省之力,打造一个品牌;我们在西湖游玩,所到之处,人人喝龙井。”他说,这就是品牌的魅力与力量。

余盛林今年35岁,张湾区柏林镇秦家坪村人。村里有500多亩高山茶园,最老的茶树有200多年。他早年在深圳打工,2014年返乡,牵头创办合作社,打出“老母荒”品牌,实行5个统一:茶园统一管理、鲜叶统一入社、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

“以前鲜叶60元一斤,我保底价120元收购,但有一条,质量必须达到要求。”一次,一名茶农送来鲜叶,余盛林一看,芽尖带把,叶子也采大了,不肯收。茶农急了,当场争吵起来。余盛林最终收下,但付钱后转头把茶叶都倒进河沟里。在场的茶农一片惊讶。“从那以后,再没人拿不好的鲜叶来糊弄,对茶园的管护也越来越用心。”

余盛林请来华中农业大学教授,研发6个系列产品,在3个电商平台上线。合作社目前有茶园1000亩,去年产值300万元。

余盛林说,合作社现在有“三难”。采茶难:采茶是季节性劳动,缺乏稳定劳动力;炒茶难:行业标准不一,工艺停滞不前;卖茶难:同行之间互相挤压,存在恶性竞争。“‘三难’互相作用,形成恶性循环。”

如何破解?余盛林认为,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是当务之急:制订行业标准,鼓励创新,鼓励研发更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由龙头企业负责,对品牌实施严格管控,质量达标的企业方能入围,不达标的坚决淘汰。“抓产品质量,提升品牌附加值,打开销路。效益上去了,采茶、制茶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他说。

十堰是全省四大茶叶主产区之一,有茶企300余家。2020年,全市茶叶基地80万亩,综合产值85亿元。该市计划至2025年,全市茶叶基地达到100万亩,综合产值150亿元。

十堰曾打造“武当道茶”品牌,前不久更名“武当山茶”,因种种原因,距离整合全市资源、抱团占领市场的目标仍有一段距离。

余盛林建议,可以由县市区分别打造品牌,看谁脱颖而出,再承担打造全市区域公用品牌的重任。他介绍,张湾区茶叶产业协会本月将成立,整合全区茶企、茶叶基地,建设育种、栽培、采摘、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争取为全市茶叶产业发展蹚一条新路。”

链条越完善,发展路越宽

除生产红茶、绿茶外,2020年,我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联合开发红茶醋饮料,利用十堰的优势茶叶资源,走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之路。但由于缺乏外部力量的扶持,融资渠道狭窄,人才缺乏,科技水平低,对创优创牌方面的意识不足,导致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目前,新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库存量较大。希望“链长制”的实施,能在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企业带来更大帮助。

——湖北星梦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航

合作社在竹溪县兵营镇、水坪镇建有两个养猪场,目前存栏近8000头。5月下旬,生猪产业链工作专班前来调研,承诺将协调解决贴息贷款、养猪场沼气设施建设、居民拆迁等问题。新希望、东方希望等生猪产业巨头落户十堰,对合作社是个好消息。前期,我们可以供应仔猪;后期,在生猪屠宰、加工方面,我们可以寻求与他们合作。链条越完善,产业发展的路子就越宽广。

——十堰智强养殖合作社负责人 翁德军

编辑:董满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