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二场“湖北营商环境2020评价成果系列新闻发布会”,十堰、荆门、恩施分别介绍了各自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效。
十堰:1500人帮代办 让企业省心
如何做好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呢?十堰就探索了一套办法,他们组建了1500多人的帮代办队伍,主动对接项目和企业,免费提供“保姆式”帮办服务,搭建“十堰亲清企业服务信息平台”,同时围绕企业破产审判等难点问题,推出了政府、法院的联动机制。
十堰市副市长余世明:“市财政拿出100万元设立破产费用专项基金,开通破产重整“绿色通道”为“无产可破”案件提供费用支持,促进了有价值的危困企业再生,债权回收率平均达到30%以上。”
荆门:“认定类”政策“免申即享”
为企业服务,还要想在企业前面。荆门在全省率先推行了“认定类”政策“免申即享”,政府的补贴资金,企业不用申报就直接到账。2020年,539家就享受到了惠企政策资金8213多万元。
荆门市委常委、副市长门金勇:“发布两批共43项“免申即享”政策清单,实现企业不申报、资金及时到。”
恩施州:推行超时默认制度
恩施从去年起,就在行政许可审批服务中,推行了超时默认制度,超过了审批时限,系统就自动默认通过审批,相关责任由审批部门承担,自实施以来未出现一例超时办件。
恩施州政府党组成员袁博:“坚持一切从简、减到极致,下放87个州级事项由县级办理,151个县级事项由乡镇办理,方便群众就近办事 。”
编辑:陆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