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9年湖北“省辖八市文明城市竞赛”活动开始,十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征程已经走过32年。32年追梦,十堰为何锲而不舍?因为,优美的环境,良好的秩序,是群众的期盼,也是优化发展环境之需。“抓文明就是抓发展,崇道德就是谋幸福。”如今,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正如火如荼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十堰,益发显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文明放大发展成色
公园里、道路旁,林木葱郁,五彩斑斓;大街小巷、社区院落,整洁干净,赏心悦目……山花烂漫的五月,徜徉在十堰城区,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彰显着文明的魅力。
“环境变好了,这里的二手房每平方米价格涨了五六百元。”明女士说,原本打算换房,现在改变主意了,“就在这儿住着,挺舒服!” 十堰市茅箭区二堰街办郑家沟社区祥和山庄小区建成于1998年,物业管理过去一直不到位,不少住户陆续搬走,该小区业主明女士也计划卖房。
十堰市茅箭区二堰街办郑家沟社区先后投入50万元,对祥和山庄小区环境进行整治,改造花坛,更换绿植,添置石桌、石椅、健身器材。如今,走进小区,路面平整干净,绿化精巧别致,楼道整洁清爽。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整洁有序的农贸市场关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民生考量,体现城市经济水平、精细化管理水平。
位于十堰市茅箭区六堰的老虎沟市场,曾经臭气熏天,经过持续整治,如今的旧貌换新颜:市场内,店面招牌样式统一,摆菜台全部用铝合金包边,泛黄的墙面被粉刷一新;市场外,重铺的路面和人行道宽敞整洁。
“原来我们在离市场几百米远的地方都能闻到臭味,如今,市场外路边上有花池、休闲椅,市场内干净明亮,环境十分舒适。”采访中,多位市民为老虎沟市场发生的巨变点赞。
发展是城市的“筋骨肉”,文明是城市的“精气神”,而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石。
近年来,十堰市委、市政府把信用建设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建立了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完善了社会信用体系。雷光炎、曹国宏、吕健引等一大批讲诚信、重诚信、守诚信的典型层出不穷。十堰综合信用指数跃居全国“第一方阵”。
“诚信是金,质量是命。这几年,我们感觉到十堰信用氛围、文明指数显著改善。”湖北质升昌建筑有限公司董事长詹志国认为,身边有讲诚信的政府、讲信用的合作伙伴,能极大地提升企业投资信心。近些年公司成功实现转型发展,是十堰精神文明创建的直接受益者。
实现经济社会裂变发展,“文明”就是最好的催化剂。一串串数字生动诠释了我市推进高质量发展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互动并进的成就:
近年来,十堰投入100多亿元,新建城市主干道30多条,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重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增加到近100平方公里。与此同时,263条背街小巷告别脏乱差,905个老旧小区和47个农贸市场旧貌换新颜,打通微循环道路21条,新建改造24个游园,继续开展鲜花上街活动,打造城市节点景观,让市民“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出门就见花”......
全国文明城市、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美丽山水城市......如今的十堰,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嘹亮的号角、铿锵的步伐,正持续稳固城市发展基石,放大发展成色。
文明擦亮幸福底色
“熊次连,凭啥能被评为‘中国好人’?凭的就是‘志气’二字!”,不久前,在房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大家讲起了该县熊次连的故事:面对丈夫身有一级残疾,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挺起不屈的脊背,与命运抗争,大力发展养殖业,用柔弱的身躯支撑起全家的希望,依靠勤劳的双手过上小康生活。
“各级党委政府既要发展一方、造福一方,也要切实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大责任,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引导群众讲文明、懂法治、守规矩。” 5月11日,在2021年十堰市委文明委全会暨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动员会上,市委书记胡亚波说。
行走在十堰的大街小巷,你会深切地感受到,这座被汉江滋养的城市,到处都有正能量的故事。
在城市中央的主题公园、文化广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主题的雕塑不时引得过往游人驻足观看;
在各县(市、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机关走廊、小区楼梯间,党员干部和群众纷纷在印有曹国宏、梁勇、马正发等道德模范的展板、海报前驻足学习......
“我也要当战疫志愿者,干不了活,我捐点款。”2020年疫情期间,年过七旬的全国道德模范刘学举来到竹山县柳林乡疫情防控指挥部,将1000元现金交到工作人员手中,嘱咐工作人员“哪怕是给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买一桶大碗面也行。”
40多年来,刘学举先后赡养5位嫡亲、6位非亲老人。在获评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后,刘学举不仅一如既往地照顾好家中老人,还参与地方公益事业。2018年,他把国家发放给他的50000元慰问金全部拿出来为村里修路,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疫情防疫战中,在众多模范人物的引领下,很多夫妻、父子、母女、姐妹、兄弟、爷孙,甚至全家一起上,人人争当志愿者。英雄的十堰人民,用勇敢与大爱构建起疫情防控的安全线、阻击线、生命线。
广泛开展先进典型选树活动,把道德模范选树、学习活动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截至目前,十堰共有全国道德模范1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湖北省道德模范5人、十堰市道德模范73人 (组)、中国好人41人、十堰好人·楷模516人......
把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请上讲台,以他们的亲身经历来诠释道德内涵,引导市民“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全市呈现“一城好人、满城大爱”的动人景象。
“2021年是我市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开局之年,十堰将深入实施包括营商环境优化、城乡文明共建在内的“十项提升行动”,进一步促进城市精神品格升华、功能品质优化、治理能力创新、形象品位提升。”十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城市文明创建中心主任吴善宏表示。
编辑:王聪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