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张湾区车城路街道:让基层的“哨声”吹出群众的心声

时间:2021-05-08 09:22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康正巍)2021年3月17日,车城路街道一声“哨响”,张湾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及其管理单位环卫管理处第一时间赶往“哨源”现场:张湾区车城路街道中岳路2号。该地位于永福花园小区、宏发明珠小区、东昌小区三个居民小区交汇处,此处只设立有一个大型垃圾中转站。该小区居民表示,之前他们小区的住户基本都将垃圾扔在垃圾中转站的1个大的垃圾桶内,最近一段时间垃圾清运不及时,居民无法入箱的垃圾只能堆放在箱外,由于垃圾过多,甚至有一些垃圾溢到了马路上,造成环境脏乱差,居民非常不满。因为有碍市容环境,社区出面几经整顿又几经反复,仍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让社区居委会和小区居民都很苦恼。

区直相关职能部门在现场报到后,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小区物业管理方和居民代表多方现场商谈处理办法。最终议定由环卫处增加了垃圾集装箱清运频次,物业公司和业主共摊一点清运费用,解决了垃圾满溢现象,终于还周边居民一个舒心有序的良好环境。这是车城路街道全面推行“党建引领、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切实解决基层“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治理难题的事例之一。

今年以来,车城路街道积极探索“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方法,着力构建上下联动、多方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从增强“吹哨”力度、推动部门“报到”速度、问题处理强度和群众认可度的四大方面出发,提高“吹哨报到”实效,以“为民办实事”为依托,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切实推动社会治理从单一推动向协同用力转变,不断提升城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

组织赋权,街道吹哨有力度

“通过组织赋权,强化街道党工委的统筹领导作用,使‘街道吹哨’有职、有权、有依据,使‘部门报到’有平台、有机制、有资源。”张湾区委副书记、车城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杨丹华说到。“吹哨报到”,“吹哨”是前提,关键是以党建为引领。通过“赋权明责”,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城市治理优势。车城路街道建立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制度,更好地发挥兼职委员及所在单位共建作用。将辖区重要行政和企事业单位纳入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大党委的兼职委员,有效提升了党组织统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由市、区明确职能部门派驻街道机构负责人的考核考察和选拔任用征求街道党工委意见、城市规划制定实施中涉及街道的相关内容听取街道党工委意见、涉及街道的公共事务一般由街道党工委综合管理。并制定完善街道“两清单一目录”清单。街道党工委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主责主业得到进一步聚焦。按照强化党的领导、统筹辖区工作,促进社会共治、维护安全稳定,协调城市管理、营造良好环境,组织公共服务、指导社区建设的职能定位,梳理形成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的职责清单,将职责清单作为街道履职的依据,其实推动街道赋权明责扩能。

与“赋权明责”相对应的是考核评价上的“一减一增”。为减轻基层考评负担,张湾区建立对街道乡镇的统一考评机制,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取消区政府职能部门组织的对街道乡镇的专项工作考评。明确由区委、区政府统一组织对街道的考核;赋予街道对职能部门参与社会治理情况的考核权,考核结果与被考核单位年度绩效和评优名额挂钩,有效激发相关主体“报到”的内生动力。值得一提的是,“减负”同样适用于社区。全面梳理社区工作事项,完善工作清单,严格社区工作准入事项,推进社区减负增效,严格实行社区挂牌和工作准入制度,实行街道统一对社区工作综合考核评比。从源头上减少不合理的下派社区事项,让社区“把该干的事干好”。

重心下沉,部门报到有速度

推动部门“报到”部门不“报到”,“吹哨”就失去了意义。张湾区从加强体系建设入手,确保“哨声”一响,部门即时“报到”。年初,张湾区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关于开展“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的实施办法》,坚持以街道、社区为中心,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推动市直、区直机关的职能与社区居民的需求精准对接,让发展、服务、党建等各类要素更好更直接地配置到基层党建工作中,让各级党政机关深度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不断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其次,为推动干部沉到基层一线担当作为,该区还建立干部实绩档案制度,将实绩档案与被考核对象的评优选先、培养选拔任用挂钩。为切实推动机关党员下沉社区,发挥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张湾区出台《关于开展机关党员下沉社区纪实评价的工作方案》,实行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双向评价考核。先后到基层社区报到的单位和党组织70余个,下沉报到党员2000余名。

每一声“哨”,都是为群众身边事而吹,每一次“报到”,都是为基层烦心事而来。“哨”响人到,这就是部门报到的第一速度。区职能部门接到反映的问题后,部门“一把手”直接负责,第一时间明确任务分工和完成时限。对需召开协调会或现场办公的难点问题,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一线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限期办理反馈。哨响以来,各部门“一把手”现场办公13人次,200余名干部,50余个行政企事业单位纷纷向基层一线下沉倾斜,10余件重大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条块合力,问题处置有强度

“条往块上走”解决“难作为”。不少基层问题处置难,背后是条块分割的管理机制“水土不服”。一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因“九龙治水”长期难以根治。而“吹哨报到”,重点是形成条块合力。

为切实提高“吹哨报到”实效,张湾区在完善工作流程机制上下足了功夫。问题在基层,行政力量也要向基层聚焦。张湾区动真格“减上补下”,防止“头重脚轻”。张湾区核减区直部门领导职数164名,将区级职能部门力量整合转隶到街道,确保街道人员人数增加到60名左右。深化街道机构改革,规范街道机构设置,明确街道的编制和员额。规定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内设5大办公室和三个直属中心全覆盖设立基层党建办公室。建立由街道党工委牵头,自下而上、分类考评社区、街道党政机关、市、区职能部门及其派出机构的评价制度。调整优化街道体制机制,增强了街道工作效能。

在街道综合调度中心,设置社会治理信息化平台,各村(社区)建有掌上社区APP,网格员每天浏览APP发现或通过网格排查发现问题及时上传,反映到街道报到平台,街道在平台上“吹哨”,区直相关部门迅速启动“报到”响应,社区与部门共建共商、共治共享,形成条块结合的工作合力,让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迅速得到办理,有效破解了过去街道社区看得见、管不了,职能部门管得了、看不见的难题。截止目前,已通过网格和线上平台收集到问题38个。同时,由街道和吹哨社区对部门报到率、配合度和解决率等进行考核评价,倒逼各职能部门下沉一线、主动作为。此举切实提升了街道的主体地位,让街道“吹”得响“哨”、“吹”得好“哨”,保证“吹哨”质量。

改革创新,群众认同有温度

车城路街道在推进“街到吹哨、部门报到”工作过程中认识到,创新和加强基层治理,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推动上下联动、多元参与、共建共治,让群众广泛地参与并能从“吹哨”解决的实际问题中感受到温暖。

车城路街道坚定党建引领这个方向,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以党建引领促社会治理创新。先后建立小区党支部122个,楼栋党小组609个,并为每个小区党支部确定1名党建指导员。此外,依托城市管理网格,车城路街道进一步在小网格划分合理化、人员本地化、信息精准化、服务常态化上下功夫,完善构建到边到角的“小网格”。形成村社区+网格+格区(楼栋)“三级治理体系”,全面推进小格区治理,建立小格区1074个。建成幸福里小区、蓝山郡小区和半山尚小区等9家小区“邻里会客厅”。推行社区“时间储蓄银行”志愿服务反哺模式。

作为一个典型的城市街道,居民小区涉及到群众的方方面面和生活冷暖。于是我们就从小区治理入手,探索形成由社区党委牵头,小区党支部、物业公司、业委会三方参与,结合小区居民需求,大事共议、资源共享、活动共办的“1+3+N”小区治理模式,打通了小区治理的最后100米。打造集党群活动、为民服务和协商议事等功能为一体的小区“邻里会客厅”。由小区党支部会同业委会、物业公司对收集的问题“三方共议”,按照“1+3+N”小区治理模式,累计开展协商对话35次,先后协商解决了半山尚小区消防通道问题,金鼎凤凰城小区物业管理乱等共计43件小区治理难题。统筹用好网格员、楼栋长(中心户长)、志愿者、物业公司(业委会)、驻地单位“五支力量”,借助网格员“一包50户”小格区工作机制,实现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长(中心户长)、律师、志愿服务队、民主协商议事组织、人民调解队伍的“六个全覆盖”。镜潭社区金鼎凤凰城老旧小区多年来“没人管”“不好管”,小区环境脏乱差和停车等老大难问题经过“吹哨”,得到了有效解决。

群众的事群众办,为把群众力量动员起来,车城路街道各社区已普遍建立由社区党员和居民担任的“车城红袖标”志愿队伍,履行“每日巡、经常访、及时记、随手做、实时报”等职责,共同参与家门口小区和街巷的环境整治提升。通过一次次哨声“吹响”后,城市环境得到整治、停车难问题得到改善……一项项城市治理“痼疾”正逐步破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效果正不断凸显,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越来越高。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