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娘上大学小伙再上热搜 他用行动诠释“脱贫”意义

时间:2021-03-16 08:26 来源:央视新闻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昨天,一个 #背娘上大学小伙回应曾拒绝55万年薪# 的话题冲上热搜榜,迅速获得六千多万阅读量。

908fa0ec08fa513db9527f7b079667f3b0fbd99a

这个曾在12年前感动很多人的刘秀祥,再次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中。他的故事你还记得吗?


△视频:刘秀祥接受采访 来源:紧急呼叫

01

千里背母上大学 你还记得他吗?

4岁那年,刘秀祥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因伤心过度患上了间歇性精神失常,失去自理能力。再后来,哥哥姐姐们都因不堪家庭重负,相继离家出走。

曾经的六口之家,在刘秀祥10岁那年,只剩下他和母亲两人相依为命。

eaf81a4c510fd9f9cc92a6191ed6e6222934a438

年幼的他,一边照顾没有自理能力的母亲,一边想方设法赚钱维持生计,劈柴、做饭、种菜,他一样一样去学。

adaf2edda3cc7cd9c31dbc2205fa1337b90e9118

中学时期,他带着母亲在县城读书,由于没钱租房,刘秀祥就用稻草在学校旁的山坡上搭了个草棚,母子俩就在小草棚中生活了3年。

a044ad345982b2b7fff0de9a0d56f9e777099b00

他一边照顾母亲一边打工上学。但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身体透支,刘秀祥第一次高考遗憾落榜。刘秀祥一直企盼的黎明,没有到来。

7e3e6709c93d70cf8cb50669c527e308bba12b0e

难过之余,他翻开从前的日记,看到自己曾经写的一句话:“当你抱怨你没有鞋时,你回头一看,发现竟然有人没有脚。”

他整理心情重新开始学习,第二次高考,他考上了理想的学校。

838ba61ea8d3fd1f742a86c00bb5171794ca5f2f

2008年9月,刘秀祥带着母亲到大学报到。他的故事被媒体发现,刘秀祥“千里背母上学”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

大学四年,他一边照顾母亲,一边做着各种兼职来维持生活,将打工所得的收入一部分用于母亲的住院治疗,一部分寄回贵州,资助初中捡废品时认识的三个弟弟妹妹上学。

02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之后,刘秀祥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但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

e7cd7b899e510fb3da6ce1c6e5c8fa9dd0430c69

望谟县地区95%以上的土地是山谷丘陵,深山区的老百姓对教育也不够重视,当时,10余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6%。

刘秀祥想通过教育影响更多的人,帮助他们摆脱贫困。于是大学毕业后,刘秀祥拒绝了城市里年薪55万元的工作,毫不犹豫地选择带着母亲回乡任教。

任特岗教师8年间,为了劝说家长让娃娃们读书,刘秀祥跑遍了每一个村子,跑坏了几辆摩托车。

d043ad4bd11373f0423f9f6693f479f3f9ed04ce

在他的感染下,这里的人们被“唤醒”了。现在他所在的望谟县实验高中已经从8年前的70个大学生变成了1270个大学生,他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1200多个家庭的希望。

如今,刘秀祥仍致力于助力贫困学子圆大学梦,直接或间接资助学生有2713人。截至2020年9月,资助金额共计290多万元。

0eb30f2442a7d933c959adaa97b0e31b71f0017c

读书渡己,教书渡人。这个曾行走在黑暗中的少年,又成为了别人生命里的光。

03

如何真正摆脱贫困?他给出答案

关于对摆脱贫困的理解,刘秀祥在采访中有两句话令人印象深刻。

走出大山,不是为了逃离大山,而是为了更好地回到大山、反哺大山。

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这句话做出了做好的诠释。从走出大山到反哺大山,他又带着一批批望馍县的孩子们走出了大山。

摆脱贫困,而不是摆脱贫困的家乡。

4034970a304e251fd8b7d00c907dfb1f7d3e5380

△王朋艳

陇南宕昌“90后”女孩王朋艳返回家乡做电商,从起初一窍不通,到通过直播平台把家乡土特产卖到全国各地;

青年共产党员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村担任第一书记,年轻的生命定格在扶贫路上;

“80后”拉萨青年阿佳回乡创业,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农业科学技术,在家乡的土地上种出了蔬菜,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致富......

34fae6cd7b899e514103254d795ceb3bca950dd8

△黄文秀

这样返乡建设的事迹在每一片土地上都生动上演着,他们用选择和坚守唱响了一曲“逆行”之歌。

思想上的贫穷比经济上的贫穷更可怕。

在采访中,刘秀祥如此坚定地说道。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也以他的行动为家乡教育脱贫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同样将一生投身教育扶贫事业的,还有这位张校长。

ac4bd11373f08202570dd3ad7200c9e5a9641b83

12年里,张桂梅校长让1804个可能辍学的女孩走进大学;她与大山里世俗的封建思想斗争,成立全国第一个免费女子高中;走访几千个家庭进行劝说,睡学校门口为学生们用身体抵挡不公,用知识点燃大山女孩们的希望,使大山女孩摆脱命运的枷锁。

还有许许多多像张桂梅、刘秀祥这样,投身到基层的教育工作者,他们让每一块贫瘠的土地上都开出了希望的花朵。

d833c895d143ad4b0598da2fbff968a7a60f06aa

“十三五”时期,我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选派11万余名教师;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选派1万名教师;“特岗计划”累计招聘教师95万名,覆盖中西部省份1000多个县、3万多所农村学校。

04

网友:吾辈楷模!

看到这则采访,网友纷纷留言,为他点赞!刘秀祥是一位真正的老师!那么普通却那么伟大。

QQ截图20210316091631

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吾辈楷模!

QQ截图20210316091638

从苦难中来,在苦难中成长,如今又帮助更多的人远离苦难,为刘秀祥点赞!

编辑:董满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