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华中科技大学42岁教授去世

时间:2021-03-15 13:33 来源: 楚天都市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今日,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获悉,我国知名材料学专家、该校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光电学院副院长、光谷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周军教授因工作积劳成疾,于2021年3月12日不幸去世,享年42岁。

QQ截图20210315132559

周军

一生挚爱科学研究热爱教育事业

周军,中共党员,1979年8月23日出生于湖南郴州。

2001年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物理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物理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师从许宁生院士;

2007年至2009年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王中林院士;

2009年以教授(博士生导师)身份受聘入职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

2016年至今担任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一职,2021年担任光谷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QQ截图20210315132611

周军和学生一起做研究

周军是我国科研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他热爱科学研究,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做出了多项开创性工作,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和教育事业奉献了全部的青春和热情。他先后入选国家优秀青年、国家“万人计划”拔尖人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等。担任Frontiers of Optoelectronics副主编、中国真空学会电子材料与器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学术职务。

周军为该校的人才引进、重大科研和仪器平台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十分热爱教育事业,躬身力行地参与到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并在生活上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为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培养了众多高层次人才,包括博士后15名,博士生36名,硕士生29名,其中12人获得国内高校高级职称(教授/研究员),2人获电子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多名本科生赴国际著名学府深造。

学校师生共同追忆周军

今日,极目新闻记者看到,该校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的官方网站界面已换为黑白。

QQ截图20210315132626

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的官方网站

首页还滚动播放着一篇关于周军的新闻报道《<科学>发表研究中心周军教授团队热化学电池研究进展》,通知公告就是周军教授逝世的讣告,讣告中写道:“天妒英才、少华陨落!周军教授的逝世是华中科技大学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国材料科学领域的重大损失。我们沉痛哀悼并深切缅怀周军教授!”

QQ截图20210315132635

华科很多师生在朋友圈里沉痛悼念周军教授:

“春天原本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周老师永远留在了春天里,今日落英缤纷、雨下如狂,如一曲悲歌送别离。”

QQ截图20210315132928

“无比悲痛,沉痛哀悼周老师!愿在天堂一切安好。”

“这几天满眼都是您的温暖笑容和谆谆教导,满眼都是上周还在乒乓球场上与您搭档的场景。愿您安息!愿您的家人一切安好。”

QQ截图20210315133023

该校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电气学院李亮教授在朋友圈写道:“你在我们心里,永远闪烁。”李亮告诉记者,他和周军一直以老乡相称,两个人在校期间沟通交流很多。

在该校最近的一次学术交流会上,他还和周军分别做了报告,“他做的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的报告,汇报做得很好。我们平常也有很多学术交流,他们中心的学术活动会请我过去,我们也邀请他来做交流。”李亮回忆道。除了工作,周军和李亮生活上互动也很多,“我身体不是很好,他就鼓励我多走路,跑步,他看到我朋友圈微信运动的步数,会给我点赞,还拉我进跑步群。”李亮说道。“周军是一个特别优秀,特别好的人。他很优秀也很谦和,总是笑眯眯的。他是在最灿烂的时候离开了,我们会永远记得他。”李亮说道。

今年2月,极目新闻记者曾采访过周军教授,彼时他正忙于湖北光谷实验室的筹建工作,比较繁忙,记者只能跟周教授作简短的交流。但交流中说起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他如数家珍一般地向记者介绍了该中心的多项科技成就,在生物医学影像装备研究方向的很多内容。“国内高端医疗影像装备主要依赖于进口。”周军介绍,实验室成功研制的全数字PET、超灵敏核磁共振、共聚焦内窥镜等高端医疗影像装备有望打破国外企业的垄断。高端生命科学仪器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实验室发明的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仪是当前脑科学研究亟需的最前沿技术之一,在国际上实现了引领。

采访中,他多次向极目新闻记者表示,希望媒体多关注在实验室在一线开展科研工作的老师,“你们多和他们聊聊,多关注他们,他们都是我们中心的财富。”采访结束后,周军匆匆忙忙地回了研究中心继续他的工作和研究。记者翻看周军教授朋友圈,发现几乎全是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相关内容,只有有少数和家人一起的生活场景。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