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徐静)日前,《十堰市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生态环境补短板工程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公布,进一步明晰了我市生态保护的具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步骤,为我市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路线图和施工图。
在茅箭区何家沟工业园汉坤气体有限公司,新建的智能化生产线投入使用,一瓶瓶混合气体正在充装, 别看现在形势大好,但2019年底,公司面临着搬迁。公司之前位于沿江15公里之内。根据《十堰市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生态环境补短板工程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要求,这家企业属于搬迁范畴之内。
按照《十堰市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生态环境补短板工程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到2020年底,完成沿汉江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到2021年底,推进沿汉江1-15公里范围内的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时间倒逼进度,我市不等不靠,科学分解任务,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支持。目前,我市19 家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任务全部完成。
十堰市沿江化工关改搬转专项战役办公室主任、市经信局副局长 高明忠:通过关改搬转,扭转了我市化工围江危化围城的局面,化工入园逐步规范。目前我市搬迁改造企业正在加快向绿色化、聚集化、循环化、精细化、高端化转型。
《方案》明确了我市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生态环境补短板工程的三年具体目标,确保到2022年底,推进医疗废物收运能力向农村延伸,建成较为完善的全市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的收集、转运、处置及利用体系;全域整治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应改尽改”、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达标、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00个左右;进一步巩固提升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销号成果;丹江口库区县城、乡镇污水处理率达到省定目标;丹江口库区主要入库河流水质达到地表水水质目标。
在东风(十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加紧对挡墙护坡进行施工,为即将开工建设的市医废处置中心扩能改造(二期)项目做准备。
为了解决医疗废物转运的短板,我市还将建立三个中转站,目前都已完成立项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价和招标工作,三月份可以投入施工。
市生态环境局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科科长 张勇:2022年6月以后,我市综合处置能力能够达到26吨,完全可以满足我市的医疗废物处置, 业务范围可以辐射到神农架等周边地区。
根据《方案》,我市将实施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补短板,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补短板,农村人居环境补短板,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重点流域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任务。分统筹谋划、全面实施、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来实施。此次拟实施项目30多个,总投资20多亿元。其中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拟实施重大项目5个,估算总投资3.6亿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拟实施重大项目9个,估算总投资11.7亿元;重点流域水环境基础设施拟实施重大项目16个,估算总投资9.54亿元。到2022年,我市生态环境将进一步改善,群众将享受到更多更优质的生态福利。
编辑: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