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松林 何武 特约记者 朱清松 陈文博)3月3日,是第八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今天上午,十堰市2021年“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主题宣传活动在湖北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
活动现场,市林业局发起号召,共同保护野生动植物,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并通过展板展示了近年来我市发现的野生动植物种群,特色物种等。
今年活动的主题是:推动绿色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市将大力宣传新修订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提高全社会保护濒危物种意识,争当生态文明建设先锋队;积极弘扬生态意识、环保意识,传播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念,争当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志愿者;同时,倡导文明卫生饮食习惯,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引导公众不擅自救助、饲养、掩埋和放生野生动物,不乱采乱挖野生植物,维护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
新闻链接:十堰动植物种群数量呈恢复增长态势
野生动植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造就了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随着我市生态环境逐年提升,动植物种群数量也呈现恢复增长态势。
十堰地处秦巴山区腹地,南北气候兼备,自然保护区占据全市版图面积的四分之一。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自然保护地、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建设工程,将35%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范围,有效保护了国家、省重点保护和具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和一批珍稀植物资源。
仅在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就保存着完好的原生森林植被,分布有维管束植物1752种,陆生野生动物302种。为此,保护区管理局建立起了立体式的管护体系,为野生动植物、自然生态提供安全的生息环境。使用卫星遥感、在重要的山口、路口布设覆盖面比较广的视频监测、地面人工巡护的信息化设备,以及使用无人机实现保护和监测的全覆盖。
此外,“水中大熊猫”活体桃花水母、大天鹅、海南虎斑鳽、中华秋沙鸭、野生羚牛、中华斑羚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以及小勾儿茶、陕西羽叶报春等珍稀植物,在十堰境内先后发现。
来自市林业局最新的野外调查显示,十堰发现的野生鸟类从2000年初的90余种增加到现在的310余种,现有国家一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12种,国家二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73种,湖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涵盖国家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305种,动植物分布种类及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全市建有各类自然保护地66个,总面积822.75万亩,数量和规模均列全省第一。
编辑:陆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