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婷 通讯员 贺恩)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市委市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扎实推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好于预期。
202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15.1亿元,比上年下降4.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0.3亿元,比上年增长0.7%;第二产业增加值793.2亿元,比上年下降6.8%;第三产业增加值931.6亿元,比上年下降3.9%。
市统计局副局长余万里介绍,全市经济运行在经历一季度的“短暂停”,二季度的“快速重启”,下半年 “稳步复苏”。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好于预期。
三大产业稳定恢复。2020年,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335.29亿元,由一季度同比下降30.9%恢复至同比增长0.9%,粮食产量82.38万吨,增长1.5%。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01.3亿元,实现汽车产量50.95万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8.9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增加值下降5.6%,比一季度收窄41.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4%,比一季度收窄21.3个百分点。
投资消费稳步回暖。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1.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60.8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下降4.9%,收窄75.8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下降35%,收窄45.4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长14.4%,增幅比一季度提高67.1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4亿元,同比下降18.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5.3个百分点。
财政金融稳健运行。2020年,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4亿元,同比下降25.5%,比一季度收窄20.7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8.6亿元,同比增长13%。截止12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810亿元,同比增长10.9%,比年初增加276.5亿元。
市场环境趋稳向好。202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2.3%,涨幅比一季度回落3个百分点,物价回落至温和区间。
在全年的经济运行中,第三产业继续发挥有力支撑作用,仅下降3.9%,贡献稳定提升,占比提升至48.6%。工业经济自4月份连续9个月正增长,单月产值最高达236.1亿元,创历史新高,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协同发力,有效弥补一季度“短暂停”缺口。
市统计局副局长余万里介绍,主要经济指标快速改善,位次前移。尤其是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居全省第二,降幅小于全省2.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名靠前。说明我市复工复产、复商复市高效推进,经济运行持续稳定复苏,经济活力得到明显恢复。
编辑: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