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暑节气暑热回归 十堰最高温将重回35℃以上

时间:2022-07-23 09:42 来源:十堰广电综合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的天气就是这么知趣:23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里的大暑,一大早,“休假”多日的太阳就热情回归,迎接大暑的到来。记者从气象部门获悉,未来三天十堰以晴好天气为主,大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重回35℃以上,提醒市民注意防暑降温。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里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7月23日左右进入大暑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中国古人根据自然界动植物的生命活动与季节环境条件之间的联系,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从气候上看,大暑通常在中伏前后,此时日照充足,地面吸收并积累的热量达到一年中的峰值,是一年中温度最高、湿气最重的时节,“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

从十堰天气情况看,21日傍晚开始,十堰出现了一次明显的降水降温天气过程。全市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并不大,但是,伴随着降水,气温明显下降。数据显示,22日,十堰的郧西、郧阳区和竹溪地区,最高气温不足25℃,夜晚睡觉不仅不用开空调,甚至还需要盖个薄被子。

根据气象资料分析,进入大暑节气后,未来三天十堰以晴好天气为主,气温回升,晴热天气又回来了。

具体预报为:

十堰城区:

23日:晴,气温20℃~35℃;

24日:晴到多云,气温21℃~36℃;

25日:多云有分散性阵雨,气温24℃~37℃;

郧西:

23日:晴,气温19℃~35℃;

24日:晴到多云,气温20℃~36℃;

25日:多云有分散性阵雨,气温24℃~36℃;

郧阳区:

23日:晴,气温19℃~35℃;

24日:晴到多云,气温21℃~35℃;

25日:多云有分散性阵雨,气温25℃~35℃;

竹山:

23日:晴,气温20℃~36℃;

24日:晴到多云,气温20℃~37℃;

25日:多云有分散性阵雨,气温23℃~38℃;

竹溪:

23日:晴,气温19℃~34℃;

24日:晴到多云,气温19℃~35℃;

25日:多云有分散性阵雨,22℃~35℃;

房县:

23日:晴,气温20℃~36℃;

24日:晴到多云,气温20℃~37℃;

25日:多云有分散性阵雨,气温22℃~36℃;

丹江口:

23日:晴,气温23℃~36℃;

24日:晴到多云,气温23℃~36℃;

25日:多云有分散性阵雨,气温25℃~35℃。

最热的节气来了!大暑最易现极端高温,揭秘十大“焖蒸”城市

今天(7月23日),我国进入大暑节气,“大者,乃炎热之极也”。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全年最热的节气。此时,我国高温酷热、雨水充沛,“湿热交蒸”达到顶峰,南北携手热如“蒸饺”。中国天气网特别盘点了气象大数据,看看大暑节气十大“焖蒸”城市都在哪。

炎热之王!大暑为全年最热节气 最易出现极端高温

“南州大暑何可当,雪冰不解三伏凉”。大暑正好处于“中伏”前后时期,为一年中最热的时段,此时节最真切的感受就是热。中国天气网通过盘点1991年至2020年气象大数据发现,大暑节气的平均气温在24节气中最高,平均高温日数也是最多的。

01

大暑热之盛,还体现在极端高温的分布时间上。通过盘点1951年以来31个省会级城市的最高气温纪录出现时间,发现有14个出自大暑节气,5个出自小暑时节,4个出自夏至,其他纪录零散分布于立秋、小满、立夏和谷雨时节。

02

大暑节气平均气温最高,高温日数最多,极端高温出现次数也最多,成为“三料冠军”,是名副其实的“炎热之王”。大暑为何这么热?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王伟跃介绍,夏至节气过后,虽然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但是地表热量仍然在不断积累,直至大暑所在的三伏前后热量积累达到最高峰。 特别对于南方地区来说,在大暑前后,常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在它控制的地方盛行下沉气流、有利于地面增温,且不易形成云,也使得太阳辐射更容易到达地面,导致气温升高。

湿热交蒸!大数据揭秘大暑节气十大“焖蒸”城市

大暑分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这个时节,萤火虫也卵化而出,天气开始变得很闷,土地潮湿,还时常有大雨出现。“乾坤大暑似蒸坊,垅热风炎鸟兽藏”,曹植的诗句也十分形象地描绘了大暑时节气湿度大、气温高、风力小的气候特征。

中国天气网通过盘点1991年至2020年的平均桑拿天日数发现,“焖蒸”十城全部位于南方,其中,上海(徐家汇站)大暑期间的桑拿天日数高达8.8天,为“焖蒸”之最,南昌和广州以8.6天和7.9天位列二三位。

03

王伟跃介绍,除了十大“焖蒸”城市外,海口、福州等城市地处海边,日最大风力往往超过三级,满足桑拿天标准的日数相对较少,未能在排行榜上占据一席之地,但闷热感也很明显。

今年大暑期间 南方将体验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天气

与常年一样,今年大暑还将把“热到极致”演绎到底。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年大暑期间,南方地区将有大范围持续高温,预计在7月底之前,江汉、江淮、江南、华南等地持续高温天气,其中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江苏等地最高气温可达40℃或以上。此外,华北南部、黄淮及陕西、四川盆地等地也将出现阶段性高温天气。

吃凉还是食热?大暑防暑养生讲究多

大暑时节,民间的饮食习俗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吃凉性食物消暑,如广东吃仙草、台湾食凤梨;还有一种是吃热性食物、喝热汤,如伏姜、羊汤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是一种消暑甜品;在台湾则有吃凤梨的习俗,当地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北方地区在大暑节气有晒伏姜、喝伏茶的习俗。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具有暖胃保健的功效;伏茶则是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此外,山东不少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的习俗,在枣庄市,不少市民这天会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羊汤。

大暑时节,暑热多湿,饮食需谨慎,无论是吃凉还是喝热,都要注意全面、均衡的营养搭配。中国天气网提醒大家,炎炎夏日,不要过分贪凉,食入大量冷饮,以免损伤脾胃功能;多喝水、吃果蔬,保证充足睡眠,出行要躲避烈日,防止中暑。

(秦楚网、中国天气网)

编辑:陆兴敏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