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昂首阔步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
央视网|2022-07-25 14:43:56|3230阅读
总书记的一周(7月18日—7月24日)
央视新闻|2022-07-25 10:43:44|4140阅读
绘学习“天宫”在轨建造、“神舟”飞天、“嫦娥”奔月、“祝融”探火、“北斗”组网……从远古神话梦想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航天事业飞速发展,中国航天的每个脚步都深深嵌入中国传统文化印记。中国航天项目的命名巧妙借用古代神话故事、古文典籍等,既洋溢着浪漫主义色彩,又契合航天器特征与使命,展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
央视网|2022-07-25 10:26:25|8409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的文明观,蕴涵着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深刻思考。在多个重要场合,习近平积极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生,为促进人类文明永续进步、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阐明中国态度。
人民网|2022-07-22 17:38:21|5599阅读
这是一位航天员与一位中学生的隔空“对话”,也是“带着我的梦想上天宫”活动的第一封回信。
人民日报|2022-07-22 16:43:52|6187阅读
人常说,中华文明5000年。这5000从何而来呢?
光明网|2022-07-22 16:31:05|2740阅读
2013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省农科院,考察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发展情况。
新华社|2022-07-22 11:37:53|3801阅读
今年是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其考古工作也已走过百余年春秋,汇集百年考古发现。从7月2日起,“积厚流广——国家博物馆考古成果展”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
央视网|2022-07-21 17:39:19|3149阅读
“带着我的梦想上天宫”征集活动今年4月启动。网友给中国航天员写一封信,将有机会由航天员在空间站内拆阅并回复。
人民网|2022-07-21 16:43:00|3257阅读
: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唐仕女俑、击鼓说唱俑、铜奔马、鸳鸯莲瓣纹金碗……当文物齐聚一堂,它们会有哪些奇妙的想法?一起来看这场别开生面、妙趣横生的文物茶话会吧!
人民网|2022-07-21 16:33:09|3227阅读
60年来,一茬茬官兵前赴后继坚定地走进墨脱、扎根墨脱,用无悔的青春践行着边防军人的铮铮誓言。
解放军报|2022-07-20 17:38:51|2390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人民网|2022-07-20 19:42:12|3618阅读
“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7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吐鲁番市考察世界文化遗产交河故城时这样强调。
央视网|2022-07-20 15:44:37|3135阅读
千里运河,迤逦穿行。大运河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奋斗与兴盛。两千多年来,她以世所罕见的时空尺度流淌至今。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大运河也为世界所瞩目。2014年,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新华网|2022-07-20 15:42:12|511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