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县夹河镇的张泽兵在外闯荡多年,事业小有成就,近几年,他把自己攒下来的全部家当,投到家乡发展油橄榄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十堰广电|2020-10-22 20:42:59|14073阅读
武当山特区景区办事处紫霄村位于武当山核心景区,因冬寒而不寒,夏热而不热,成为理想的避暑胜地。近年来,该村以山上有花果,农村是景区为目标,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路子。
十堰广电|2020-10-19 21:18:46|11166阅读
盛夏时节,秦巴山深处,一阵清风袭来,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涧池乡下营村村口铺展开“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画卷。大泥河畔的大道上,各色快递车辆穿梭不息,流淌着这个“湖北淘宝第一村”的独特气息。
光明日报|2020-08-11 21:00:52|10347阅读
小河湾湾绕村落。隔岸相望,一片片葡萄藤架掩映着山坡,望不到尽头:十堰市郧阳区谭家湾镇寿康月亮湖龙泉扶贫基地的葡萄熟了。
湖北日报|2020-08-01 10:03:53|13070阅读
“这些野山药是从山上挖的,每隔一个月就有人来专门收购,一斤能卖到15块钱,这边晒的这些何首乌,一斤能卖到300元呢。”7月28日,石支才乐呵呵地对笔者说。
十堰广电|2020-07-29 13:50:48|11847阅读
“看,脚下这片没套种红薯的野葡萄基地是我们2018年发展的,已硕果累累;远处那片套种红薯的野葡萄基地是我们去年新发展的,长势喜人!”7月24日上午,记者走进郧西县河夹镇岩屋沟村野葡萄产业基地,该基地负责人王文涛喜滋滋地说。
十堰日报|2020-07-28 10:23:32|10634阅读
马头山羊是郧西县独具地方特色的优良品种。以马头山羊为食材做出的菜,无论是本地群众,还是外地游客,品尝后都会赞不绝口。这几年,郧西县店子镇马鹿坪村贫困村民万顺菊,就靠养殖马头山羊顺利实现脱贫,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十堰日报|2020-07-23 13:28:08|9377阅读
7月13日一大早,雨后山间的雾气还没消散,家住郧西县店子镇马鹿坪村10组的万顺菊像往常一样,及时来到自家牛羊栏前挨个打开栅门,吹着口哨,牵着大狼狗,轻舞羊鞭,130余只马头山羊与12头肥壮的大黄牛个个摇头摆尾有序离开栏舍奔向郁郁葱葱的白火石山麓中,一阵阵嘈杂声打破了山间的宁静。
郧西周刊|2020-07-21 15:36:14|9414阅读
“咯咯咯”,7月7日,笔者来到竹溪县向坝乡五丰村一组,沿着山路看到成群的土杂鸡正悠闲的啄食,隐隐约约能看到一个人影不断穿梭于鸡饲料桶边在为鸡添加食物,动作十分娴熟,养鸡的人正是该村的贫困户。
十堰广电|2020-07-10 12:09:12|8911阅读
一条新路沿着郧阳区南化塘镇滔河水库边的半山腰朝着群山褶皱中伸去,沿途犁出一块块绿意盎然的田园风光。道路沿途,一个个白墙黛瓦的自然村组星罗棋布,阡陌纵横。在路的尽头,罗堰村第一书记韩小虎正带领群众走在共同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
十堰广电|2020-07-09 12:57:27|9881阅读
小心翼翼跨过链子桥,再爬一段坡,走过一片小树林,来到一户烤烟种植户家时,新到的工作队员已累得气喘吁吁,他不由惊讶地问我:“老骆,看你一路上不停介绍村情、户况,怎么还能面不改色气不喘呀?”
十堰广电|2020-07-08 17:36:12|9827阅读
7月1日,从丹江口市妇联传来喜讯,全国妇联办公厅发文,命名丹江口市北斗星种植专业合作社联社在内的150家单位为2020年度“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湖北省仅9家单位获此殊荣。至此,丹江口市已创建圣和“武当道茶”基地和北斗星合作社联社共两个“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
水都网|2020-07-03 11:55:00|11427阅读
“今年我家猕猴桃果林已经开始大面积挂果了,果子太密就需要摘点下来,才能确保果实养分充足。”近日,笔者在张湾区汉江街办梁家沟村看到,张清华正忙着给猕猴桃忙碌。
十堰广电|2020-06-29 12:46:05|9248阅读
早就听说百二河村有个叫梁东新的养蜂人,每年养蜂的收入在七、八万元,我一直有一探究竟的想法,今天在百二河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终于见到了本尊。50多岁的年纪,精瘦矮小的身材,黝黑的皮肤,看不出什么特别的地方。
十堰广电|2020-06-29 10:41:58|9416阅读
2017年底已经57岁的戚祖林,接到分公司领导的任务,将驻万峪河乡中院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爱好书法的他便写了“若有战、招必回”“不能无功而退”两段话。
十堰广电|2020-06-24 08:43:17|9196阅读
出生于1992年的朱登贵,右手患有先天残疾,行动不便。初中毕业后,他跟着哥哥一块外出打工,勉强混个“肚儿圆”,他也因此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朱登贵和邻村姑娘邵莹垚结婚,伴随着孩子出生后,朱登贵暗下决心,一定要甩掉贫困户的“帽子”,让一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十堰广电|2020-06-23 17:20:22|8816阅读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张湾区积极引导群众自力更生,很多贫困户在脱贫致富道路上,敢想、敢干、敢拼,凭自己的韧劲和不言弃精神,树起一面面脱贫致富带头旗,获得了当地群众的称赞和认可。今天,为您讲述3户脱贫户的奋斗故事
张湾发布|2020-06-22 16:31:12|10114阅读
在习家店镇杰依服装扶贫车间,每天早上6点,都能看到一位年轻小伙子准时出现在车间里开始打扫卫生,风雨无阻,他叫杨建民,习家店镇杏花村人,今年23岁,是杰依扶贫车间的清洁工。
十堰广电|2020-06-22 09:07:20|9222阅读
近日,记者来到丹江口市白杨坪林区金蟾峡村一组,在山脚看到三五成群的土鸡正在啄食、欢快追逐,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村里人告诉记者,养鸡人是这一片有名的“复合型”生态养殖户徐显红,他的圈里有猪、坡上养鸭、山脚跑鸡,品类比较丰富。
水都网|2020-06-19 16:54:05|10132阅读
6月14日,湖北省竹溪县鄂坪乡张湾村的朱名贵正在制作剪纸作品。凭借一把刻刀,既传承了手艺,又摆脱了贫困的朱名贵,1983年出生,与父母哥妹5人一起生活,兄妹三人常年在外务工,母亲李成凤患慢性病,父亲朱仕明2014年患脑梗塞,意外摔成骨折致残,从此成为贫困户,朱名贵也因而回家照顾父母。
竹溪县委宣传部|2020-06-18 09:21:40|889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