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睿华:张富清的“突击队员精神”永不过时

时间:2019-07-08 17:28 来源:红笔网友俱乐部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历经岁月洗礼,一代代的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是心系祖国和人民的那颗滚烫的初心。95岁的张富清老人一辈子发扬“突击队员精神”,无愧于“时代楷模”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这是人们聆听和收看“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的切身感受。

革命战争年代,张富清凭着“不怕死”的“突击队员精神”,一次又一次冲锋在前,九死一生,为共和国的诞生甘洒满腔热血;解放后,他继续发扬“突击队员精神”,主动放弃安逸条件,申请到艰苦的来凤大山深处,用他的赤子情怀带领当地群众摆脱贫困;离休后他甘守清贫、深藏功名,仍然为我们的国家、社会和他人贡献余热,尽管他88岁高龄时高位截肢,仍旧凭着那种“突击队员精神”站立起来,用惊人的毅力锻造了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那么,究竟什么是“突击队员精神”呢?用张富清自己的话说就是“敢死队精神”,每每接受采访,张老都会留着眼泪缅怀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我把他们带出去,却没能把他们带回来,战友们甚至是尸骨无存”战争年代的年轻战士把参加“敢死队”视为无上的光荣,争先恐后踊跃报名,一旦进入这支队伍,就意味着活下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张富清多次担任“敢死队长”,为捣毁敌人的碉堡多处负伤,他把“不怕死”的突击队员精神发扬到了极致。

“他对祖国和人民是那么的深情,但对自己和家人却苛刻得不近人情。”张富清一辈子舍小家、为大家,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话说起来很容易,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革命道路上张富清舍命,建设时期舎家、让妻子头一个下岗,工作中他受了不少委屈,在小我与大我、个人与集体、家与国之间张富清总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死都不怕,我还怕吃苦吗?”张富清的一生充满了世人无法想象的坎坷与苦难,同时也充满了伟大的斗争精神。支撑他一路走来的究竟是什么?毫无疑问,那就是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永远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首位,永远选择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做更多贡献、添更少麻烦的选项,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他始终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做出这样的选择是理所当然的。

“工作上离休了,政治上、思想上不能离休”,张老一生笃信共产主义,用实际行动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永远忠诚于党和人民,永远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不懈奋斗。信仰从来不是空的,正是由于我们党有这样的党员,我们的军队有这样的士兵,我们的民族有这样的英雄,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先锋,我们的伟大事业、伟大斗争、伟大精神、伟大工程才能得以永续传承。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也正是因为遇上了新时代,60年雪藏的“老英雄”才为世人熟知,伟大的“突击队员精神”才能更加熠熠生辉,进而引领更多的中华儿女发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

(红笔:杨睿华)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