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探秘(五)

时间:2022-11-21 08:26 来源:十堰周刊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2022-44-武当山-1

作者  李元生

道教的“天尊”

 “三清”为道教崇祀的至尊天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亦称天宝君),上清灵宝天尊(亦称太上道君),太清道德天尊(亦称太上老君)。三清所居的天外仙境亦称玉清、上清、太清,合称三清境。《太真经》曰:“三清之间,各有正位;圣登玉清,真登上清,仙登太清。”武当山早在元代前,就在展旗峰三清岩设三清观,供奉三清神像。明朝成祖朱棣大修武当山宫观后,太和、南岩、紫霄、五龙、玉虚、净乐、复真、琼台等宫观,皆供奉三清神像。

“天尊”,是道教对该教最高贵天神的尊称。南宋王契真《上清灵宝大法》卷二十七曰:“男仙高曰天尊,女仙高曰元君”。《太古经注》曰:“天尊者,上玄至极高明贵真,三界之主,天人之师,幽替德号之所谓也。”道称“天尊”之神者不多,其中以“三清”为最高天神。

本来,道教早期奉老子为教主,把老子的《道德经》作为本教的主要经典,以“道”为最根本的信仰,故把这个宗教称为道教。道教认为“道”是宇宙万化之源,宇宙万物皆由“道”化生。《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唐吴筠《玄纲论》亦说:“道教,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后来,道徒受佛教的影响,又塑造了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与太上老君同称“三清”。自此开始,“三清”被道教称为“天尊”,在各大宫观享受供奉崇祀。

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姓李名耳,号聃,春秋末期人,生卒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史记》等记载老子出生于楚国或陈国,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曾担任周朝的图书管理之职,对上古时代文献了如指掌。他选择修道的认识方法论,体验出宇宙的本质,生命的本源是“道”是“德”,从而揭示了宇宙和生命的深层奥秘。这种“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的古训,说明在老子那个时代已经出现了“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的局面,也就是说,尧舜禹相传“允执其中”的治理之道,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很少有人亲身躬行了,甚至遭到怀疑“若存若亡”、嘲笑(大笑之)。就是“中道”思想被淡化被遗忘,人们弃本逐末走入歧途的情况下,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在以后的两千多年间,历代高隐之士薪火相传,保留着老子的真谛,至今未衰。

旧道书记载,春秋时期,老子应尹喜之邀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自此,便产生了《道德经》学术思想体系的中国道家学派。有学者认为,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而道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内核。而中国道教界自张道陵创五斗米道开始,一直把《道德经》作为道教的主要经典,尊老子为道教始祖,所以说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真武是太上老君化身

《大岳太和山志·圣纪》引《三宝大有金书》云:元始一气化为三清,后经五劫,化为五灵元老君(按:道教称“五灵元老君”为“五老君”之一)。《太清玉册》又说:五灵玄老君化为北方黑帝,主水,司冬,其名曰:叶光纪。后来,又将北方黑帝与玄武神融为一体,称玄武大帝乃先天始气五灵元老,太阴,天一之化。黄帝时(传说年代)托胎于净乐国王善胜皇后,降生为太子,道号潜云子,后到武当山修炼四十二年得道升天。

《真武本传妙经》称玄武为太上老君的化身。经书说:“玄元圣祖(即元始天尊),八十一次显为老君,八十二次变为玄武。故知玄武者,老君变化之身。”《真武本传妙经》疏称:玄武神降为净乐国太子,道号潜云子,玉清圣祖(元始天尊)化为紫气元君,超度太子到武当山修炼。太子到武当山修炼数年没有得道,便灰心下山还俗,紫元君又化为老姆,以铁杵磨针点化太子。太子终下决心,在武当山刻苦修炼四十二年,大得上道。三清命五老君诏太子(即玄武神)升天。又命玉帝亲行典仪,当亚帝真之号,封为太玄元师。“太玄”为老君所主之都,此都无际,最大无比,谓之太;有而难见,故谓“玄”(见《传授经戒仪注诀》)。玄天上帝等职,把玄武神推崇到神界大神之一。

综上所述,说真武是太上老君的化身,不仅有道教经典记载,也为道教界所公认,所以说真武是太上老君的化身,是道教公认的大神之一。

武当山是《道德经》传入最早的地方

《道德经》是道家的主要经典,其注解本有汉代河上合注,魏王弼注,清王扶《老子衍》,魏源《老子本义》等。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世界上流传的《道德经》各种版本有一千三百余种,其传入渠道和时间也各异,但说武当山是《道德经》传入最早的地方,是有历史依据的。

传说,有一天,弥漫的紫气从函谷关(位于今河南三门峡市)东边飘来,关令尹喜认为这是祥瑞。果然,不久道骨仙风的老子骑着青牛来到函谷关下,尹喜留请老子住下,老子在关前写出了著名的《道德经》。书称《老子》,这就是在全世界广为传播的一部中国古代哲学经典,据说,译本之多,仅次于《圣经》。《道德经》分《道经》和《德经》两篇,共八十一章,5000 字左右。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无为”,本意是自然而然,顺其自然。他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天地之本,万物之源,主张“道法自然”,一切要自然而然,即顺应事物发展规律去行事。老子认为“无为,无不为”,即“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对什么事物都要有自己的见解,按照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顺势而为,可见,他并非主张消极地无所作为,无思无为。

老子还提倡“不争”,并以水作为与世无争的典范,提出“上善若水”的著名格言。他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而从容,故几于道”。认为水作为生命之源,对世界万物都是有利的,却总是流向人们不愿去的低处而不觉得委屈,因而水的精神是最接近于“道”的。

老子还认为事物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又说:“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这些论述都表述了看问题要正反两面看,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面,而看不到事物的另一面;也要发展看、辩证地看,不能僵化地看。这些论述都闪烁着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老子在函谷关著《道德经》后,骑着青牛出关西行。尹喜送老子出关后,即辞官到武当山修仙学道,讲颂《道德经》。据传说,尹喜在武当山修道时,老子曾到武当山访问过他,武当山的老君堂即为老子参访尹喜论道处。从上述传说可以看出,武当山的《道德经》是由尹喜传入的,而尹喜是公认的《道德经》传人,武当山是尹喜辞官修仙讲道圣地,所以说武当山是老子《道德经》传入最早的地方。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