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围绕华为前员工李某元因离职赔偿金问题遭遇251天拘留一事的舆论持续发酵,四处刷屏,一向以正面形象出现在大众视野的华为,竟因为内部问题,一夜之间“被舆论万炮齐轰”。
中美贸易摩擦一年来,华为多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国际动荡之时,企业的姿态也是国家姿态的伸展。我们亲眼目睹,华为处境艰难,正在经历“严冬”,而它又总是给人惊喜,坚持科技自立,不断创新,力图在国际封锁之中,为本民族杀出一条血路,更一次次让国人看到希望,民众爱国热情高涨,更为企业大家的情怀和担当而感动。
华为何以一夜之间遭炮轰?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我们应该有最起码的法治意识,任何事都应该尊重法律程序。华为是否有迫害员工,怎么迫害的,都是需要走法律程序来取证、调查、核实;如何定性,如何定罪、如何制裁,也是需要一个法定的程序;如果相关责任人判刑、入狱、受惩,受害者得到应有的补偿,企业内部追责、整改,只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谁都跑不了。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无论任何公司企业,只要损害了职工权益都不可能逍遥法外。可究竟为何偏偏涉及华为的消息却能够一夜之间在网络上发酵呢?
按常理分析,仅凭受害者一人之力,绝不可能翻起这么大的浪头,稍微懂点网络传播的人都能想到,其背后晃动的是某些见不得人的力量和利益集团。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251事件”本算不上什么大事,华为的5G技术领先美国3年,西方的技术垄断围墙被华为撕开了一个口子——这才是问题的根源。显而易见,这场舆论风暴背后的力量企图把正常的法律问题上升到所谓的“人权问题”,欲通过舆论造势、裹挟民意来置华为于死地,进而达到其打压日益崛起的中国之目的。从悍然挑起贸易摩擦,举全国之力制裁华为,非法羁押孟晚舟,到最近针对香港、新疆等中国领土大打“人权牌”,一批反中乱港的外籍人员被捕,不难发现这场闹剧不过是那些别有用心者“全面反华”链条上的一环罢了。
华为的回应很有底气:“如果李某元认为他的权益受到了损害,我们支持他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包括起诉华为。”可对方却对此表示“大家看看先,我听全国人民的”。简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动辄使用“全国人民”字眼,其裹挟网民情绪、假借人民名义的丑陋嘴脸昭然若揭。在相应的法律调查程序走完之前,全国人民知道什么?小学生都知道,在没有充分的调查核实和充足的事实依据情况下,你口中所谓的“全国人民”,有什么能力有什么资格去决定一个法律问题的定性呢?
用简单的焦虑化“符号”和碎片化的信息去刺激网民、误导公众,人为地制造“撕裂”假象,点燃愤怒和对抗情绪,再用金钱收买所谓公知、“键盘侠”们为其摇旗呐喊、混淆视听、颠倒是非,达到舆论裹挟的目的是幕后力量惯用的伎俩。我们无需为华为辩护,还是那句话,任何企业出现违法行为,都不可能逍遥法外。可对其调查核实、定性定罪只能由司法机关来做,而绝不是任由网民去僭越法律,让高喊道德与正义的民粹分子去说三道四。
众所周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传统的超级大国认为这是对其国际地位的挑战。但是毛主席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他们企图通过搞垮一个华为,让中国丧失5G领先地位来遏制中国的崛起,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了。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无论对方如何花样百出,都改变不了亡我之心不死的本质。对此网民须保持自己的判断,不能被网上的某些标签所裹胁,被人当抢使。从抗美援朝战争的枪林弹雨走过来的中国人不惹事,但也从不怕事,任何跳梁小丑企图抹黑中国、蓄意挑动是非,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红笔:胡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