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同辉映澴川——孝感热力绽放获央媒高频聚焦

时间:2025-10-09 20:15 来源:孝感日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今年国庆中秋期间

我市以文化为魂、活力为脉、创新为擎

再度成为央媒聚光灯下的“高频词”

auto-orient,1 (8)

从县域商圈焕新到楚秦文化沉浸体验,从红色旅游升温到重点工程攻坚,从特色产业丰收到体育文旅融合,孝感以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活动、一个个暖心惠民的举措,展现了城市的蓬勃朝气与文化厚度。

假期不打烊,宣传不降温。据统计,“双节”期间,我市在重点央媒上稿39篇条,其中中央电视台17条,包含《新闻联播》3条,《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等权威媒体同步聚焦,形成“天天有力作、篇篇都添彩”的外宣盛况,持续释放“孝感热力”。

文旅融合创新,传统文化“活”起来

这个假期,孝感文旅以“沉浸式”为关键词,让历史与现代对话、让文化与消费共舞,频频亮相央视荧屏。

auto-orient,1 (7)

10月1日,央视《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报道“花车大巡游”活动,“孝感”主题花车惊艳亮相。10月7日,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以《县域商圈焕新登场 激活消费热情》为题,聚焦孝感某商场打造的“秦简木牍”古风沉浸式互动活动。消费者化身“历史探险者”,通过解谜、任务打卡将游戏流量转化为实际消费。假期前三天,该商场客流量突破23万人次,销售额同比增长18%,成为县域商圈焕新的生动样本。

云梦县更以四登央视、冲上《新闻联播》头条的亮眼表现,成为文旅融合的典范——

auto-orient,1 (6)

auto-orient,1 (5)

auto-orient,1 (4)

10月6日晚,《新闻联播》头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涵养深厚家国情怀》报道:“游客在云梦县沉浸式体验楚秦文化魅力”。全国首个楚秦文化体验街通过秦简书法、楚茶品鉴、非遗美食等项目,让千年文明可触可感。此外,10月5日CCTV-13《24小时》栏目播出《湖北云梦:异域风情邂逅千年非遗》,展现俄罗斯歌舞与打铁花的中西对话;10月3日《中国新闻》、4日《新闻直播间》接连报道云梦文博热与楚韵展演。

城乡消费升温,发展活力“燃”起来

假期消费市场“热”力十足,孝感以政策叠加、业态创新、产业联动,点燃城乡消费引擎,获央视多频道跟踪报道。

10月2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以旧换新” 点燃国庆中秋假期消费热潮》,同日《朝闻天下》深度报道孝感落实汽车、农机消费“礼包”政策。消费者龚卓异算了一笔账:购买20万元新能源车,最高可享近3万元优惠。政策带动下,4S店客流量增长超40%,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auto-orient,1 (2)

乡村产业“丰”景如画,接连登上央视和央广平台。10月3日,CCTV-17《中国三农报道》播出《湖北应城:金秋甲鱼迎丰产 日销量超十万斤》,展现汤池镇生态甲鱼产销两旺的景象。10月2日,央广中国之声《新闻纵横》特别策划《我们村的“王牌”》聚焦应城黄滩镇刘垸村,讲述“粉笔画出新图景”的产业振兴故事。10月7日,新华社客户端以《麻糖米酒老味道飘出消费新滋味》为题,聚焦孝感麻糖米酒文化与传统产业的蝶变新生。

auto-orient,1 (3)

夜市经济亮眼。9月30日,央视新闻《24小时》关注孝南“澴川渔火夜市”,110个摊位汇聚特色小吃,既守住城市烟火气,又拓宽就业渠道,成为市民休闲消费新地标。

auto-orient,1 (1)

体旅融合同样“出圈”。10月1日晚,央视新闻《东方时空》聚焦安陆“乡超”,报道《国庆看“乡超” 点燃“体育+文旅”新活力》,这也是央视第6次关注安陆“乡超”。该赛事带动当地酒店住宿、餐饮行业营业额预计提升40%以上,推动游客从“路过游”转向“度假游”。

红色精神赓续,家国情怀“浓”起来

红色是假日里最动人的底色。我市将红色文化与互动体验深度融合,让革命精神浸润人心,获央视多栏目连续报道。

auto-orient,1

10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以1分16秒长镜头关注孝昌县王店镇磨山片区,报道当地打造“沉浸式红色旅游”新场景。“磨山红・映初心”文艺汇演、军事体验基地的模拟射击、战术演练等项目,让游客在参与中重温历史。游客宋耀武感叹:“带孩子来既能学知识,又能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10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报道《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引述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云梦县博物馆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彰显了孝感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auto-orient,1 (2)

重点工程建设者以坚守诠释担当,登上《朝闻天下》。10月3日至4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午夜新闻》三度播出《湖北:马口汉江特大桥合龙在即 建设者坚守岗位》,报道汉川武天高速项目200多名建设者假期奋战一线。这座全长570米的大桥是武汉至重庆高速的关键节点,通车后武汉至天门车程将缩短至1小时。

从央视《新闻联播》到《人民日报》,从新华社到中国日报,每一次亮相,都是孝感城市形象的一次刷新;每一次聚焦,都是澴川魅力的一次传递。这个假期,活力孝感,在央媒镜头中奔跑向全国。

评论:孝感拿什么让游客留住脚步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孝感文旅市场热度攀升,看数据、看人气、看热度,孝感正以创新的姿态回答了一个关键问题,如何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还想再来?

传统文化是孝感文旅的根基与灵魂。但传统文化景点的静态展示难以引起游客共鸣。孝感的“留客”之道在于创新体验场景,让传统IP“潮”起来。在云梦祥云湾,古建筑群打造成时尚的文旅消费空间,精心设计的雾森喷淋系统和灯光秀,让游客可以体验秦简书法、楚茶文化、非遗美食等,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享受到现代文旅的舒适与趣味。从槐荫河、祥云湾,到大悟宣化中原红街等,孝感正将传统文化通过现代创新的表达方式,打造成沉浸式剧场,成功留住了游客匆匆的脚步。

auto-orient,1 (1)

孝感的留客之道,在于不断打造文旅融合的新消费场景。“双节”期间,我市各地积极探索“商业+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模式。安陆“国韵潮声·月满华诞”国庆中秋文化交流节活动与“乡超”友谊赛联动上演,为市民与游客打造集观赛、美食、文娱、购物于一体的假日好去处,实现了文娱活动流量向消费增量的转化。全市足球联赛、孝南区澴川渔火夜市、孝昌七里湖商业街夜市等活动,集体育、美食、文创、娱乐于一体,有效拉动消费,城市“烟火气”愈发浓郁。

auto-orient,1

留住游客的脚步,不仅需要吸引人的产品,还需要优越的消费环境。我市从完善交通配套、优化公共服务等方面入手,为文旅消费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些政策看似微小,却实实在在地改善了游客体验,让游客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用心与温度。

当游客愿意为一座城停下脚步,带来的不只是消费数据的攀升,更是一座城市品牌的重塑与口碑的跃升。可以说,孝感用创新的场景创造惊喜,用厚重的文化触动心灵,用极致的体验留下回忆,成功地把“流量”转化为“留量”,把“游客”变成“朋友”,让“过路客”成为“过夜客”,让“头回客”变成“回头客”。

(记者 王悦 通讯员 雷振林 本报评论员 肖青松

编辑:万林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