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县人”头骨化石解密“中国龙人”起源

时间:2025-09-26 10:03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科学》杂志公布“郧县人”2号头骨研究重大成果

“郧县人”头骨化石解密“中国龙人”起源

百万年前头骨化石改写人类家谱

微信图片_20250926144046_56_1197 (1)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姚峰 朱江 陈婷)北京时间2025年9月26日凌晨2点,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杂志最新发表的一篇重磅论文《“郧县人”头骨的系统发育定位揭示龙人与丹尼索瓦人的起源》,对传统人类演化理论提出了挑战。

010

北京时间2025年9月26日凌晨2点,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杂志最新发表的一篇重磅论文《“郧县人”头骨的系统发育定位揭示龙人与丹尼索瓦人的起源》,对传统人类演化理论提出了挑战。

该研究由山西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复旦大学、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等单位主导,不仅揭示出一个与神秘古人类“丹尼索瓦人”密切相关的新演化支系——“龙人”(Homo longi),更将现代人、尼安德特人与这一亚洲古人类支系的分化时间大幅推前,远超此前学界共识。

03

“郧县人”生活场景复原图。

主持此项研究的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冯小波是“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发现者之一。他告诉十堰广电全媒体记者,联合科研团队对距今约100万年前的“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经重新分析后发现,“郧县人”并非直立人,而是与丹尼索瓦人密切相关的龙人支系的早期代表。

01

“郧县人”生活场景复原图。

011

修复后的 “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

人类化石本就极为稀缺,但近年来,随着古人类学与考古学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重要标本被陆续发现和命名。其中,不少被正式命名为人属的新物种——包括纳勒迪人、吕宋人、巨颅人,以及此次研究聚焦的龙人。它们共同揭示出一个曾经多样并存的人属世界,与现代人祖先共享着漫长的演化时光。

04

“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修复过程图。

然而,这些新发现化石之间的亲缘关系,尤其是它们与已知人类物种:比如智人、尼安德特人、海德堡人、直立人等,如何联系?仍是学界争论的焦点!

05

1990年,冯小波(左)在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郧县人”遗址发掘。

1989年5月18日、1990年6月15日、2022年5月18日,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大型旷野遗址,相继出土三具距今100万年左右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分别被学术界命名为“郧县人”1号、2号、3号头骨化石。

08

主持此项研究的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冯小波是“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发现者之一。

冯小波教授向十堰广电全媒体记者介绍说,“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不仅有可靠的地质年代测定,更是百万年前极为稀少的人类遗存,对厘清人类演化谱系具有关键意义。由于“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出土时已严重破碎变形,研究难度极大,最初主要依据其古老年代被暂归为直立人。

06

北京时间2025年9月26日凌晨2点,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杂志最新发表的一篇重磅论文《“郧县人”头骨的系统发育定位揭示龙人与丹尼索瓦人的起源》,对传统人类演化理论提出了挑战。

联合科研团队采用高精度CT扫描与结构光表面扫描技术,清晰识别出“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中的裂隙、矿物填充和未变形的骨片,随后通过创新的数字重建方法,根据解剖结构和几何形态学标志点,以虚拟方式完成了头骨的精细拼接。此外,研究团队还开发出一套新型统计方案以检验重建结果的可靠性——这是古生物学中长期存在却难以验证的关键问题。通过随机引入误差进行了上万次模拟,结果显示,“郧县人”2号在系统发育树中的位置始终稳定。

联合科研团队采用高精度CT扫描与结构光表面扫描技术,清晰识别出“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中的裂隙、矿物填充和未变形的骨片 (2) (1)

联合科研团队采用高精度CT扫描与结构光表面扫描技术,清晰识别出“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中的裂隙、矿物填充和未变形的骨片。

联合科研团队采用高精度CT扫描与结构光表面扫描技术,清晰识别出“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中的裂隙、矿物填充和未变形的骨片 (1) (1)

联合科研团队采用高精度CT扫描与结构光表面扫描技术,清晰识别出“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中的裂隙、矿物填充和未变形的骨片。

07

主持此项研究的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冯小波(中)是“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发现者之一。

重建后的“郧县人”2号头骨呈现出原始与进步特征交融的形态:低平的额骨和突出的吻部类似更古老的直立人或海德堡人;而扁平低矮的颧骨、更宽的后脑颅以及较大的脑容量,则与龙人以及大荔、金牛山、华龙洞、许家窑等地出土的中更新世人类化石相似。这件百万年前的头骨脑容量竟超过1100毫升。

研究团队以“郧县人”作为关键校准点,构建出全新的人属系统演化树,再借助贝叶斯支端定年法与简约性分析,推算出各个人类支系的分化时间。研究发现智人、龙人和尼安德特人这三支的分化发生得非常早,虽然早于目前化石记录所示,但与基因组数据推测的结果高度吻合。

“郧县人”并非直立人,而是与丹尼索瓦人密切相关的龙人支系的早期代表,这说明了什么?

02

“郧县人”生活场景复原图。

冯小波教授向十堰广电全媒体记者解密:这说明早在100万年前,人类祖先已经分化成多个独立演化的群体,其分化时间之早、程度之复杂,远超我们过去的想象。“根据这一新的谱系框架,亚洲地区多数中更新世人类化石——包括大荔、金牛山、华龙洞、许家窑、夏河、澎湖及丹尼索瓦洞穴出土标本,以及发现于松花江哈尔滨江段的龙人正型头骨——都可归入龙人支系。该支系与智人拥有最近的共同祖先。 ”他表示,“郧县人”帮助科学家澄清了100万年至30万年前这段‘中间时期’的人类演化迷雾,它提醒我们,关于人类的起源,我们不知道的远比已知的要多。

09

北京时间2025年9月26日凌晨2点,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杂志最新发表的一篇重磅论文《“郧县人”头骨的系统发育定位揭示龙人与丹尼索瓦人的起源》,对传统人类演化理论提出了挑战。

据悉,创办于1894年的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连同英国的《自然》(Nature)杂志被誉为世界上两大最顶级杂志,代表了人类自然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微信图片_20250926095128_8_1197 (1)

近年来研究“郧县人”的相关书籍。

微信图片_20250926095128_9_1197 (1)

近年来研究“郧县人”的相关书籍。

微信图片_20250926095128_10_1197 (1)

近年来研究“郧县人”的相关书籍。

编辑:张红艳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