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罗宁 肖晶晶)今年以来,十堰房县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聚焦体系建设、机制创新、资源整合,不断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聚焦体系建设,激发基层组织活力。健全完善“县级指导、乡镇统筹、村(社区)落实”的工作机制和“村民小组(网格)党组织—湾组(小区)党小组一党员代表”的村(社区)党组织体系。全县281个村(社区)、1397个村民小组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扎实推进基层民主协商议事制度建设,依托开展“湾组夜话”等多个议事载体,聚焦“四议两公开”制度执行,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0余件;完成中村村、伏溪村等6个村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打造“开放式、共享型”服务阵地。
聚焦机制创新,激发基层善治内力。坚持以自治激发活力,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村(社区)综治工作站实战化运行,充分发挥村(社区)干部、驻村干部、民(辅)警、网格员、志愿者、驻村律师等作用,以“五员领衔”“三官巡村”等活动为抓手,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400余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坚持以法治强基固本,完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通过开展“法治进校园”、政法干警“四下基层”等活动,组织政法干部进村入户开展防电诈、交通安全、普法宣传等,全面加强社会治安风险防范宣传教育。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法律宣传活动20余场,教育引导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坚持以德治移风易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进社区,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作用,健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制。
聚焦资源整合,凝聚共建共治合力。房县整合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等多部门资源高效响应,深化推出“五优先”(即对重大矛盾纠纷、情感类纠纷、涉众矛盾纠纷、上级交办和乡镇提请等五类案件优先受理)工作法及“12345+嘹亮人儿”化解纠纷机制,成立房县“嘹亮人儿”调解志愿服务队,构建覆盖县、乡(特色品牌)、村的三级调解网络,吸纳2300余名乡贤、“五老”等力量,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理念首创“法律条文+民俗情理”矛盾调解模式,不断推进“嘹亮人儿”志愿服务项目化运行,通过用方言解读法律,以情理调和纷争等形式,累计调解纠纷的形式累计调解纠纷1400余件,成功率达98%。如今“嘹亮人儿”调解志愿者覆盖全域网格,“一乡一品牌”矩阵成型,“嘹亮人儿”调解志愿服务项目已从调解品牌升华为惠民符号,形成了可复制的“房县经验”成为湖北基层治理典型,为全国乡村善治提供范式。
编辑:李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