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提到,他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近视度数从375度降到了250度,并分享了让近视度数降低的几种方法。“眼睛度数降了100度”的词条很快冲上了热搜榜。这些方法引起网友热议,不少人问“真的有用吗”?7月2日,极目新闻记者采访了湖北爱尔眼科医院视光专科专家,针对网友分享的方法来一一解读。
欠矫与过矫都会伤害眼睛
记者注意到,视频中这位博主称自己的近视度数从375度降到了250度,其中的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几种:戴自己度数减去300度的眼镜来降低度数,比如600度的人戴300度的眼镜,400度的戴100度的眼镜等;手机设置距离保护,超过一定距离启动屏幕锁定等;每天花10分钟以上看远处的招牌或其他物体,聚焦后能看清,达到几秒就结束;按摩眼部穴位;眼转动训练;补充富含叶黄素、胡萝卜素的食物,如猕猴桃、鸡蛋、南瓜等。
针对“戴自己度数减去300度的眼镜来矫正视力”的方法,湖北爱尔眼科医院视光专科主任周超表示,真性近视不可逆转,戴低度数的眼镜不仅不能降低度数,反而可能加重视疲劳,导致度数增长。因为大部分人的近视是轴性近视,随着度数的增长,眼轴也在增长,变长之后不会再缩回来。之所以博主的近视降低了100多度,可能是当初验光的度数不准确或者调节痉挛的影响。正确验光出来的实际度数才是配镜的合适度数。欠矫和过矫都会给双眼带来不必要的负担,那些声称逐渐减低度数能够“改进”近视的,以及“人为下降度数减轻双眼疲惫”的说法没有任何依据和实证支撑。
针对视频中“手机打开设置功能,找到屏幕使用时间,找到屏幕距离,开启该功能,可以有效保护视力”的说法,湖北爱尔眼科医院视光专科视光主治医师闵亚兰表示,“屏幕距离”功能是通过检测用户与屏幕的距离,并在距离过近时发出提醒,而不是直接降低近视度数。离屏幕越近,动用的眼睛调节能力就越多,眼睛越容易出现视疲劳。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长期视疲劳,会先出现睫状肌痉挛导致的假性近视,如果睫状肌没有得到及时放松,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下一步就是真性近视了。近视度数相对稳定的成年人,长时间视疲劳就会出现视功能障碍,表现出的症状就像是“度数加深了”。
不建议高频次极限转动眼球
闵亚兰介绍,保护视力有个20-20-20法则,指的是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如阅读、看屏幕),要抬头远眺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20秒,以缓解视疲劳。这位网友提到的每天要花一定时间望远,从缓解视疲劳的角度来看,是合理的。临床上给患者做调节训练,也是模拟看近和看远。总体来说,远近转换对眼睛调节来说是好事,可以减轻视疲劳,但并不意味着它可以降低度数,两者不能画等号。
针对视频中“每天按摩眼部穴位可降低近视度数”的说法,闵亚兰表示,按摩眼睛穴位,主要作用是缓解视疲劳,通常来说不能降低近视度数。成年人缓解视疲劳的主要作用是不产生视功能障碍,视功能障碍不仅表现为近距离阅读障碍,还可能表现为看电脑久了抬头看东西没有以前清楚等。这个时候,很多人会以为近视度数长了,其实是因为近距离用眼久了疲劳,没有充分放松,出现了视功能障碍。
博主还在视频中提到,训练眼球转动,多补充叶黄素、胡萝卜素,多吃猕猴桃、鸡蛋等这些眼睛所需要的营养可让近视度数降低。对此,闵亚兰表示,不建议大家高频次极限转动眼球,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他们往往眼轴比较长,而眼眶就那么大,眼球很容易在转动的过程中卡在眼眶某个部位动不了,导致限制性斜视。保证蛋奶蔬菜的正常摄入,不挑食偏食,无需额外补充,日常饮食就能提供眼部营养所需,滋养眼部细胞神经,但不等于可以降低近视度数。
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 通讯员 裴霓裳
编辑:张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