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张焱 通讯员 蒋辉)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这一致命并发症,如今有了更精准的预测手段。国药东风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肝病科)在本地区率先开展的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测定技术,正成为评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出血风险的"金标准",为临床治疗提供精准决策依据。
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患者面临的"隐形杀手"。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肝硬化并发症死亡病例超30万,其中门静脉高压导致的消化道大出血最为凶险。传统门静脉压力检测需直接穿刺测量,创伤大、风险高,而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测定通过微创介入方式,仅需15-25分钟即可完成精准评估。
"这项技术就像为医生配备了'拆弹工具箱'。"国药东风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肝病科)副主任刘彦威介绍,该技术采用肘静脉穿刺入路,将直径仅2毫米的微导管经前臂静脉送至肝静脉,通过测量自由压与楔嵌压的差值获取压力梯度值。正常值为3-5mmHg,当数值超过10-12mmHg即提示出血高风险,医生可据此制定个性化防治方案。
自2022年开展以来,国药东风总医院院已完成100余例检测。临床数据显示,通过定期监测HVPG变化,可动态评估降门脉压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抗纤维化、护肝等治疗方案,有效预防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腹水等严重并发症。
"不同于传统'一刀切'的治疗模式,现在我们可以实现精准分层管理。"刘彦威表示,对于检测值在安全范围(如4mmHg)的患者可维持常规治疗,而高压患者则需强化干预。该技术的推广运用,进一步推动了我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诊治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让患者及家属在疾病诊疗的过程中真正受益。
编辑:林静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