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棵橄榄树

时间:2024-12-13 20:44 来源:长江云新闻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十年来,累计调水超过680亿立方米,惠及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沿线26座大中城市243个县市区,受益人口约1.14亿。

湖北、河南、河北、天津、北京五省市广播电视台联袂制作,长江云新闻、大象新闻、冀时、津云、北京时间五大平台同步推出全媒体行动——《南水北调这十年》,看一渠清流如何润泽北方大地;看一个民族如何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看一个世纪工程如何书写伟大时代壮丽篇章。

12月12日,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小学的课堂上,20多名北京小朋友体验了种植橄榄树的乐趣。这些橄榄树的背后,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故事。

89e667997e362c7d8fcf13e39f598e3f

a6e0949c6411ac743a015c2dd011c4b3

1964年周恩来总理从阿尔巴尼亚引进了1万株橄榄树苗,其中一部分就种在十堰郧阳区,那里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境内库容占丹江口年入库水量的七成以上。

16820b71ca23078f5cccf794bfddc2ff

周总理种植橄榄树

为了确保“一库净水北上”,十堰郧阳开展荒山治理工作,鼓励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在杨溪铺镇大尖山,曾经是一片石漠荒山,土壤含砂石,普通树木难以成活,却适合耐干旱的橄榄树生长,让当地人看到了发展的希望。

5ba645ca2e264359e79c6cd642a937de

荒山照片

809ea6acf44a2057f5113e9a2012f9d2

c3e5feaed342c1fd82b4b07c57f4fc99

bb53fd1f3910906da1baeaf4578a48e7

2018年,十堰人朱瑾艳流转了1700亩土地,通过改良土壤、建立水肥一体化的滴灌技术,终于在第4年,让荒山变青山,结出绿色的橄榄果实,用一颗小果子,发展出橄榄油、沐浴露等精深加工产业,让橄榄身价上涨近3倍,带动10个村、1400多个农户增收致富。

a3ca13d79bad37e81a9cd05fc6e562c9

3c8f0a60cea798220cbc85f7c163a4ce

如今,十堰油橄榄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在郧阳区就有1.5万人参与油橄榄产业,每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全产业链实现产值4.5亿元。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10年来,北京与十堰因水结缘,结下了深情厚谊。这几年,北京支持建设湖北省油橄榄产业研究院,结合库区山地荒漠化治理,新建油橄榄育苗基地500亩,种植基地5000亩,老基地改造4000亩。

这些送到北京的橄榄树,也会在家乡水的滋养下茁壮成长,将北京与湖北的心连得更近、更亲。

(长江云新闻记者 罗金玉 曹文超)

编辑:张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