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吕行 李昀翔)生物多样性作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根基,不仅关乎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堰市也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了解,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早上9点,位于汉江师范学院的生物标本馆,就吸引了不少同学前来参观。在新鲜有趣、琳琅满目的展厅中,蘑菇、昆虫等标本格外吸引眼球,通过老师细致的讲解,也让同学们收获满满。
汉江师范学院学生袁兆鑫表示, 他也从讲解员那里学习到一句口诀,一般情况下“头上带帽、腰间系群、脚上穿鞋”的蘑菇千万别吃,因为这种菌类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有毒的菌物。
汉江师范学院学生覃晓洁说,通过参观了标本馆,发现在生活中,原来不止香菇木耳等十几种蘑菇(菌类),在鄂西北地区还有高达900多种蘑菇,对此也大大激发了他对菌物资源探索开发的兴趣。
汉江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主任周向宇表示,通过近十年的调查,把湖北省的菌物从300多种扩升到900多种,其中不乏一些新物种,中国新纪录和湖北新分布,尤其一些珍贵的食用菌,十堰也有分布,像干巴菌、鸡枞等都有分布,通过生物多样性调查发现名贵食用菌有食用价值一些食用菌也有药用价值,通过调查丰富了湖北省的生物多样性,同时对湖北省一些大型菌物的开发与利用保育提供了基础支持。汉江师范学院的生物标本馆,占地200多平方米,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普宣传和文化交流于一体,馆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各类生物标本2000多种、7000余件。它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的科普平台,还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为了更好的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宣教工作,我市建成多个不同类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馆、标本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增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宣教科普力度。
湖北郧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肖斐斐说,想要保护湿地,首先要认识湿地,科普馆就像是湿地知识的窗口,建馆以来,接待了企事业单位,中小学生以及不少环保志愿者的到访,通过各类湿地知识展示科普,让访客认识到湿地作为地球之肾,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也让公众了解到作为个人能够以各种方式去更好的参与到湿地保护中。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环境向好的风向标,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直接反映。前不久,我市荣获第二届“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荣誉称号。就是对我市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指引,不断增强和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的最好肯定。
汉江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科研办主任博士甘露表示,十堰市荣获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称号,彰显出十堰市在生物多样性领域取得的卓越成效。十堰市有良好的植被覆盖和丰富的水生生物,可以净化水质减少水污染,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质量。众多珍稀植物独特的生物景观吸引了众多的大小游客带来视觉盛宴的同时成为了科普课堂。十堰市还具有丰富的食用菌和药用植物资源,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十堰市生物多样性,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天然的实验室。可能存在的新物种有助于丰富全球生物多样性知识宝库。
编辑:吕前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