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网评论员 陈新
十年调水护水实践证明了一方水土与一方人民的生态执著和坚持。
历史比恐龙还早,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桃花水母,日前在张湾区汉江路街道刘家村的龙泉沟水库里被发现。
桃花水母又称桃花鱼,是地球上一种最原始、最低等的无脊椎腔肠动物,已存在6.5亿年,出现的时间比恐龙还早几亿年,被称为生物进化研究的 “活化石”。桃花水母是目前仅有的一种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生活在清洁的江河、湖泊之中,为世界级濒危物种,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桃花水母此前在我市现身过6次:2009年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内首次发现;2011年在东风汽车车轮有限公司院内一座冷却水池内发现;2015年,在艳湖公园发现;2016年,在丹江口水库再次发现;2018年,在张湾区汉江街办刘家村发现;2020年,在张湾区西沟一处水坝河岸发现。这种古老指标性物种出现的背后,还有更多的意义。
桃花水母活体比较罕见,和桃花一样一年只现身一次,只有在水温适宜、水质合适的区域,才能看到它们的踪影。桃花水母对水质要求极高,周边环境的细微变化都会导致其消失。桃花水母的生存需要同时具备四个条件:水质非常洁净、水体健康、水流相对静止、水温适宜。水流相对静止意味着水质容易变差,但是在相对静止的水中还有桃花水母的生长,说明了水环境的高度洁净。
桃花水母堪称“水环境晴雨表”,它在十堰多次出现,当然是环境保护事业努力的结果。近年来,十堰牢记嘱托,把“守好一库碧水”作为“天大的事”,以流域治理理念统筹四化同步发展,当好忠诚“守井人”,用心用情用力治水。关停转产高耗能、高污染企业;18万余个养鱼网箱“清零”;引入多家先进治水公司,采用膜工艺、红菌技术等先进污水处理工艺;农村污水处理“五统一”、生态脱氮沟让“肥水变瘦”等五条经验做法被全省推广;“五河”治理成为全国治水典范。严格的生态保护成就了十堰独有的生态优势。
桃花水母的“盛开”跟挑花一样是短暂的,但保护水环境却需长长久久。保护生态环境、守好一库碧水,是“国之大者”“责之重者”,是十堰人的使命担当。
相关链接:
编辑: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