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网评论员 陈新
志愿服务活动不是一次的热心、一时的兴起,只有持续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才能行稳致远。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这是系统部署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第一份中央文件。意见主要包括健全全面参与的志愿服务动员体系、精准高效的志愿服务供给体系、充满活力的志愿服务队伍组织体系、覆盖广泛的志愿服务阵地体系、特色鲜明的志愿文化体系等9个部分。对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促进志愿服务事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持续完善新时代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是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取得新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志愿服务的精神概括起来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做好志愿服务,离不开志愿精神的引领。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者以奉献为要旨,不辞辛劳、不计报酬、不求名利,专注于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以友爱为原则,以互助为支撑,以进步为目标,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近年来,志愿者的身影出现在社会活动的各个场景。文明创建、护水行动、各种救援等,凝聚了社会力量,志愿服务为公共服务增添新动能,为社会治理树立新风尚,助推了社会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
目前我国注册志愿者达2.36亿人,他们将志愿服务同人民需求紧密结合,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十堰建设的新征程上,志愿服务大有可为。志愿服务的参与性,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渠道。弘扬和鼓励志愿者精神,也因此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发挥好、涵养好志愿者精神,激发整个社会向上向善、友爱互助的社会风尚。
新闻链接:
新华社权威快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
编辑: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