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药材变“药财” 生态更“生财”

时间:2023-11-21 10:16 来源:湖北日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初冬的竹溪县向坝乡,青山如黛,天高气爽。清新的空气中夹杂着泥土的气息,春种秋收,孕育了一季的天麻进入采收时节。

在向坝乡向坝村猴子垭林下天麻种植基地,到处呈现出一片丰收繁忙的景象。基地里,数十名村民在林间穿梭,忙着刨土、脱泥、装袋……一个个饱满的天麻果实藏身于泥土之中,肥美硕大,眼瞅着拳头大小的天麻从土里挖出,村民们喜上眉梢。

向坝乡地处大巴山脉,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6%。近年来,该乡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底子”,利用“党建+”产业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大力发展林下天麻经济产业,带着村民干,帮着村民赚,实现林间“增绿”,民间“增收”。

“天麻的种植、管护、采收等环节都需要人力,我们在家的村民在基地打零工,平均一天能挣150元左右的工钱。不仅学到了天麻种植技术,还能挣一些零用钱,日子越过越好了。”向坝村村民李桂英介绍说,自从天麻产业在本地发展起来后,她忙完自家的农活,便到基地找点管护、采挖的手上活,又增加了一项经济来源。

目前,向坝村猴子垭天麻基地种植天麻60余亩,预计年产天麻6万余斤,销售年产值达80余万元,带动40余户群众务工增收,真正让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产业饭”。

天麻适合在海拔高的山区种植,对山林土壤也有要求。双竹林场辽叶湖村,海拔1150至1480米,森林覆盖率97%,是发展林下药材的绝佳地。霜露渐浓、草木凋落、一地秋黄,该村的天麻种植基地里却“火热”异常,20多名工人正忙着采挖天麻。

“今年的天麻收成不错,就这几天采挖情况看,土岩较多的林地每亩收成有2000斤,较肥的阔叶林下最高可达5000斤以上。以前自己种地,每年只能挣到几千元钱。现在,我每年10月到第二年6月在基地打工,每天可以挣150元钱左右。”65岁的村民周元学举着一个刚出土又肥又大的天麻,脸上笑开了花。

2018年,该县林业局通过招商引资,成立了十堰春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辽叶湖村1200米的高海拔优势,在林下发展中药材,种植天麻。

“今年入秋以来,我们已在阔叶林、林下播种鲜天麻500余亩,通过科学管理,单亩最高产量可达5000余斤,按照目前鲜天麻市值每斤20-35元的价格计算,预计到明年底最低产值可达1500万元,可带动当地农户户均年增收入4万元以上。”该村党支部书记易德元信心满满。

该村通过“场党总支+村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充分利用资源禀赋,与群众共商共谋共建林下天麻产业。该公司实行“统一制种、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回收、统一加工”规范化模式,提升了天麻附加值,切实解决了村民的种植技术难和“卖难”等问题。据估算,该村去年秋季种植的100余亩天麻,预计产值收入在500余万元,有效解决该村及周边村镇70余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务工,带动农户人均年增收2万元左右。

近年来,竹溪县南部乡镇立足生态优势,盘活森林资源,坚持林下经济与生态保护并重,全力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通道,充分运用“众人来商量”议事平台,与群众共商共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路径,通过发展林下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兴林与富民“双赢”,推动绿色生态持续健康发展。(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方赛 罗杨 马和香 杨广军)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