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特区:垃圾分类进乡村 美丽环境共缔造

时间:2023-09-08 11:37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徐刚)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是守护绿水青山、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武当山特区紧紧围绕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工作目标,紧扣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四大环节”,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积极营造美丽整洁的生活环境。

1

元和观村位于武当山景区大门附近,近年来该村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民宿产业,成为武当山乡村旅游发展的领头羊。为了更好地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武当山特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首批试点村之一,元和观村把生活垃圾分类和垃圾清运体系建设作为乡村建设“六件事”,不断提升村居环境,让垃圾分类真正成为村民生活好习惯。

2

孟庆兰是元和观村垃圾分拣员,每天早上7点半,她骑着垃圾收集车,准时出现在太和大道,挨家挨户上门收集垃圾。“村里为每户村民配备了可腐烂和不可腐烂两个垃圾桶,村民根据种类将垃圾分别投放在不同颜色的垃圾筒里。每收集一户村民的垃圾,我会进行二次分类,纠正分类中的错误。”孟庆兰介绍,菜叶、果皮、厨余垃圾等要放到可腐烂垃圾箱,塑料袋、纸壳、饮料瓶等不能腐烂的,要放到不可腐烂垃圾箱里。一些村民在投放时会出现错误,发现这种情况,她都会及时纠正,避免垃圾出现混装。

3

收集完垃圾,孟庆兰通过垃圾清运车,及时将所有垃圾运送到村里的垃圾分类收集亭,根据种类进行分类处理,每天大概需要3个小时来分拣垃圾。

元和观村负责人张学德说,村里目前购置了1000个分类垃圾桶,每户村民各配置2个。村民对自家生活垃圾进行初次分类后,由专业分拣员上门收集,进行二次分类,最后运往村垃圾分拣点。可腐烂垃圾就地进入堆肥箱发酵之后进行还田,可回收垃圾集中后由再生资源公司回收,其它垃圾则由垃圾清运公司转运后统一处理。

4

为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效,该村不定期开展宣传培训活动,组织村组干部上门宣讲垃圾分类知识。同时通过公益岗位配备,在脱贫户、监测对象、低保户中选聘保洁员8名,并建立健全垃圾分类管理和评比机制,目前村内垃圾乱堆、乱扔现象基本得到消除。

5

“每个月我们对农户的环境卫生和垃圾分类情况进行两次评比,评比后发放积分卡,村民凭积分卡可以在‘积分兑换超市’兑换相应的生活物资。”张学德介绍,村里专门设立了“积分兑换超市”,并购置了洗衣粉、香皂、洗衣液、拖把等生活用品,村民用辛勤劳动和文明行为换取积分,以积分兑换奖品,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6

据了解,为全面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武当山特区出台了《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工作内容、时间节点等。各办事处、相关区直单位按照“政府引导,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的原则,开展城乡垃圾分类工作。截至目前,已在元和观、龙王沟等4个村启动生活垃圾试点村建设工作,安装垃圾分类收集亭5套、建设垃圾分类分拣点4座、建设有毒有害垃圾回收点4座、建设垃圾堆肥点4座,配备小型垃圾桶1000余个。计划到今年年底,将创建示范村4个,达标村12个。

编辑:尹杉杉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