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百强螺旋塔正式封顶。
5月30日,记者在健康步道施工现场了解到,百强螺旋塔主体在5月29日中午已封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内设6层层板,螺旋塔混凝土挺深9米,外有25根钢梁,轴承组成螺旋状,塔直径24米,高33米。百强螺旋塔建设标准较高,外围有人行步道,内设电梯,主体封顶之后,将开始安装外围螺旋钢构步道,建成后步道落差不超过15度,方便市民休闲散步。
当天,十堰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对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收到的《关于加快城区健康步道、公园游园、过街设施、道路微循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议案》办理工作开展视察。经过现场察看后,市人大代表表示,市政府高度重视议案办理工作,项目规划合理,进展迅速,阶段性成效令人满意。
议案提出:
加快城区健康步道、公园游园建设
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期间,收到10名以上代表联名提出的议案1件。市人大代表张海涛、汪朝晖、徐国良、沈威、张祖成、许丁文、陈希全、张芳超、许彩霞、杨守庆、马俊、李淑娟、杨小锋联名提出《关于加快城区健康步道、公园游园、过街设施、道路微循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议案》。
议案提出,为进一步贯彻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味,优化城市功能,全面打造“山水车城、宜居十堰”,再创仙山、秀水、汽车城的战略优势,我市应当加快城区健康步道、公园游园、过街设施、道路微循环等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的步伐。
市人大代表张海涛等建议,加快推进健康步道项目建设,串联城区各类绿地、林地,发挥生态优势,为市民创造绿色低碳发展福利;科学布局建设一批郊野公园、山体公园、街头游园,以城市拆迁腾退地、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等不起眼的地块,因地制宜建设10处城市公园游园,完成建设和改造山体健康游步道15公里建设任务,进一步满足市民休憩、娱乐、健身需求;畅通城市道路循环,建设便民过街设施,加快打通林荫大道刘家沟段、发展大道延长线、甘肃路七里沟段、山东路武当路段与厦门路段等4处断头路,畅通东博路一期、长春路、阳光小学片区、建设大道何家巷、北京路至紫霄大道等5处微循环道路,积极建设北京路环球港、人民路外国语学校、北京路与东山路口、重庆路惠泽公园等4处过街设施,进一步提升市民出行便利度。
现场视察:
相关项目建设正稳步推进
市政府高度重视议案办理工作,坚持办理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推动涉及项目应开尽开、能开早开。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相关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分管领导坚持常态化到项目现场协调解决推进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市城建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周调度、月通报,统筹推进城区健康步道、公园游园、过街设施、道路微循环等基础设施建设。
相关项目建设到底进展如何?5月30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曹明权带领部分市人大代表对议案办理工作开展视察。
市人大代表一行先后对北京路环球港人行天桥建设情况,中心城区山体健康步道项目一期建设、二期推进情况和口袋公园建设情况,京东路延长线项目建设情况,浙江路与紫霄大道交汇处街头公园景观建设情况,高铁东站至高速东站道路沿线景观升级改造工程推进情况,东山路口袋公园建设情况,林荫大道刘家沟段道路及山体游园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察看。通过视察,代表们了解到,议案办理工作正加快进行。
经过紧张建设施工,十堰城区健康步道项目重点控制性工程百强螺旋塔正式封顶,健康步道项目整体建设已完成工程总量的50%以上。目前,全线栈道基础建设已全面贯通,紫霄大道段一端的上山螺旋塔外围步道已安装到位,连接山体的步道和引桥已施工完成近200米左右,市体育中心后山垭口公路隧道及连接山体步道施工建设任务已过半,山体步道路面基础已基本完成,穿山时空隧道已打通,正在进行支护、装饰收尾施工。
双高站沿线道路景观建设方面,在十堰大道龙城府邸完成人行道和绿地平整与升级改造试点,运用“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将原混凝土道牙更换为花岗岩道牙,将原排水明沟改成暗沟,并优化布局了盲道、自行车道和跑步道。实施道路沿线景观提升,先后在万达地段龙城府邸绿带、十堰大道、北京路沿线、柳林沟转盘等地段更换苗木1.2万株,种植树状月季、藤本月季等3650余株,月季墙300平方米。微改造绿地三处,种植苗木1.5万余株,铺装30平方米。修剪乔灌木1.2万余株,清理树枝枯叶及绿化带各类垃圾36吨;沿线桥体、边坡、挡墙等处栽植凌霄花等藤本植物7500余株。对浙江路与紫霄大道交汇处实施环境整治,通过山体边坡覆绿,补充完善道路绿化景观,山脚处新增常绿植物,进行林相季相改造,绿化面积约1.4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回填种植土约4000立方米,清理施工垃圾3000立方米,栽种雪松、朴树、三角枫、桩景、碧桃等苗木2292株,花灌木地被植物1373平方米,铺种草坪9000平方米。
10处口袋公园建设方面,规划推进凤凰山山体游园、上海名都运动公园、雅阁酒店公园、紫霄大道公园、东山路街头游园等10个公园游园项目建设,新增绿化面积约5万平方米,山体游步道约2.8公里。目前已完工1个(腾龙国际胡家村安置区二期街头游园);开工5个(东山路口袋公园、凤凰山山体游园、浙江路远洋观山悦口袋公园、雅阁酒店口袋公园、紫霄大道口袋公园);正在开展招投标手续1个(上海名都口袋公园);“双高站”沿线大唐农庄街头公园(百姓园)、老瓦房街头公园(百味园)、昌升门口街头公园(百家园)三个口袋公园,目前设计方案已完成,正在办理可研批复,待相关手续完善后加快推进建设;东山路微循环改造项目配建口袋公园正进行基础施工。
市政道路、微循环及人行过街设施建设方面,计划实施12个项目,总投资5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64亿元。市政主次干道包含林荫大道刘家沟段、甘肃路七里沟段、山东路武当路段和山东路厦门路段4个项目,总投资3.35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约1亿元。市政道路微循环包括东博路(一期)、长春路改造、阳光小学片区微循环、建设大道何家巷微循环道路、北京路与紫霄大道微循环道路共5个项目,估算总投资约1.12亿元,计划全部年内完成。人行过街工程包括北京路环球港过街设施、人民路外国语学校地下通道、重庆路惠泽公园地下过街设施共3个项目,估算总投资约5240万元,计划年内全部完工。
代表声音:
项目进展迅速,阶段性成效令人满意
实地察看相关项目建设情况后,市人大代表对市政府办理议案情况表示满意。大家一致认为,市政府切实站在回应群众呼声、满足市民需求、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的高度,认真办理议案,真正把议案办理过程转化为顺民意、暖民心的生动实践。
“从项目建设现场可以看出来,各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充分表明政府投入力度大,推进速度快。”市人大代表李淑娟表示,特别是北京路环球港人行天桥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主城区健康步道建设加快推进,时光隧道全线贯通,紫霄大道螺旋塔主体已经完工;浙江路与紫霄大道交汇处街头公园景观已现雏形。这些项目建设体现了“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城市建设理念,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满足市民休憩、娱乐、健身需求,更可提升城市品质。
市人大代表张芳超表示,实地考察可看出各项目规划合理,进展迅速。希望项目能尽快完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区绿地空间分布不均、绿地品质特色不足、居民过街通道不便、微循环不畅等问题,让广大市民享受到高品质的城市生活。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曹明权要求,各单位要进一步优化工程设计,科学安排施工,加强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确保如期完成项目施工,让广大市民尽早享受城市建设发展新成果,提升人民群众生态获得感、生活幸福感。
来源:十堰广电综合秦楚网
编辑: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