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上营村:明清迁徙成村落 古屋古树传古韵

时间:2023-04-18 09:27 来源:十堰晚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1681777529245

上营村内,黄家大洼的村落选址和房屋建设均凭借山势坐北朝南,考究的选址与幽静的景致,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画面。

在郧西县涧池乡,“湖北淘宝第一村”下营村因绿松石电商交易而闻名。日前,距下营村不远的上营村因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一跃进入大众视野。

翻开史料,历史上的上营村有文化、有底蕴;走进村落,新时代的上营村有山水、有乡愁。上营村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形”——古色古香的传统民居,更在于“神”——传统文化。

在当地,一批掌握传统技艺的村民就是地方文化的传承者,让古老的村落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

1681777569823

古树枝繁叶茂,守护一代代村民。

明清大移民,凿河建房形成村落

阳春四月,来到郧西县涧池乡。沿着大泥河,一路美景映入眼帘——起伏连绵的山峦,宽阔顺畅的马路,绿意盎然的田园风光,古香古色的传统村落,让人流连忘返……

上营这个颇具军事色彩的地名与白莲教有关。史书记载,清朝嘉庆年间,白莲教起义爆发,首领王聪儿率军在大泥河沿岸安营扎寨,与清廷官兵对峙,留下上营、中营和下营3个村落。

上营村黄家大洼一栋民居前,在一名上了年纪的村民指引下,记者看到山顶高耸入云的峭壁上,隐隐约约有一段石头砌筑的残墙,堵在一个山洞入口。“祖祖辈辈相传,那就是当年白莲教盘踞的地方……”村民告诉记者。

十五世纪中叶,明朝廷以郧阳山区地处国之中部,山高谷深,得之可觊觎天下,将当地百姓尽数驱遣,列为全国最大的封禁山区。不过,上营仍像一块磁铁,吸引着以曾姓、黄姓、赵姓为主的移民——他们从各地出发,跋山涉水、筚路蓝缕迁徙而来。至今村落仍然以这三大姓氏为主。

其中,曾姓、赵姓先人从山西洪洞大槐树来到上营定居;黄氏先人起初为躲避战乱从湖北江夏迁徙至郧县五峰,清朝初年人口增多,又迁于此。除上述三大姓氏外,清朝顺治年间,刘姓人家于清朝大移民时来到这里。目前,这4姓族人已繁衍数十代,生生不息。

从各地迁来的先辈中,不乏能工巧匠,一个名为“黄木匠”的人功不可没。相传,黄木匠的木工手艺炉火纯青,方圆百里闻名。他分析了村落的地势,决定先从山脚开凿出一条河,既防范汛期山洪灾害,又解决了百姓用水问题。开凿河道产生的淤泥烧成砖瓦,成为建房材料;河流开通后,建房所需的木头直接从山上砍伐,顺水而下到达村里。

村支书曾彬厚介绍,此次上营之所以能够在众多村落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主要缘于历代先辈们留下的众多古民居。这些民居印刻着岁月的痕迹,是文化的承载、乡愁的慰藉。

正是百花盛开、茶叶飘香的时节,走进该村古民居最为集中的黄家大洼,古屋、古树、古井俯拾皆是,古风古韵扑面而来。

1681777545932

一口古井是村民的主要水源。

1681777628775

古老的生活器具见证村庄历史。

百年老屋好处多,吸光吸热夏天凉快

无人机视野中,黄家大洼的村落选址和房屋建设均凭借山势坐北朝南,“枕高山,面流水”,考究的选址与幽静的景致,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画面。山洼中大片的油菜花、茶树中,点缀着一座座土墙青瓦的农舍,宛如一幅富有中国传统韵律美的山水画。

大片农舍中,一条溪流自上而下,是黄家大洼天然的“中轴线”,把大片农舍分成两半,石头砌筑的小路沿着溪流伸向民居。记者径直沿着近代公路,在一座农家院子前停车。进入村里,穿房越院,重重叠叠,犹如进入八卦迷宫,分不清东西南北。

这些具有鄂西北地区民间建筑风格的房舍,虽算不上豪华,但由于保存完好,处处给人怀旧之感——家家户户坐北朝南,分布规律,房前都有宽敞的晾晒场地,兼具生活、农作功能;房舍用料皆就地取材,以青石为基,上为土木或砖木结构;老屋中间为公共空间——堂屋,两侧是家庭成员休息的厢房,辅以偏房烧火做饭或堆放杂物。

有些老屋已历经数百年风雨,除了屋顶外毫发无损,石桌、石凳、石槽、土灶等古老器具依然在使用。少数大户人家房舍,建筑工艺精美、规制严谨,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处处可见精致的石雕、木雕、砖雕。村中一名上了年纪的老者,指着自家近40厘米厚的的干打垒土墙,骄傲地说:“别看这些房子没有城里的高楼光鲜亮丽,可住着就是舒服。到了夏天,土墙吸光、吸热效果很好,走进屋里十分凉快,都不用你们城里的空调……”

一家农舍前的石坎下,两堵石墙加一块石板,守护着村里的一口古井。走近井口,沁人的凉气扑面而来。一名老人提着绳子,将水桶放进井里,悦耳的水声仍像百年前那样动听。她说,自打嫁到这里,这口古井“旱没有干过、涝没有满过”,井水甘甜、清澈见底,“我就喜欢多走几步路,来这里打水吃”。

与很多人迹稀少的“空心村”不同,黄家大洼仍有村民居住,满是人间烟火的气息。走在村里,不时遇见当地村民,有的在门前树下摘菜,有的在茶园采茶,有的正挑担上山……白云苍狗,日月如梭。他们在变幻的岁月中,以日复一日的生活方式守护内心的安宁与和谐。

1681777640663

正是采茶季,漫山遍野的茶树绿满山村。

1681777654364

古村曲径通幽,古朴的青石板小径四通八达。

传统技艺代代传,老牌美食受追捧

如何留住乡愁,做好文化底蕴的活化延续?曾彬厚早已成竹在胸。他说,一方面,村民们对于家乡有着深厚的情感;另一方面,村民也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在上营村,众多掌握传统手艺的村民,仍用他们勤劳的双手,让传统村落保持无限生机与活力。

走进村民董仁虎家,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面而来。房顶上,密密麻麻的坛子中间,他的妻子穿梭其中,或驻足片刻观察缸中豆子的颜色变化,或用木棍搅动。然后,夫妻俩把其中一坛发酵完成的黄豆酱舀出,端到家里进行封装。

包装盒上的“干娘”商标,透露出夫妻俩对祖辈酿造工艺的珍视。在过去物质贫乏的年代,黄豆酱既是一种调味料,也是一种下饭菜。董仁虎介绍,他的母亲年轻时掌握制作工艺繁琐且过程漫长的传统黄豆酱制作手艺。如今他不仅保存、传承了母亲的手艺,还因为用料正宗、技艺传统,受到市场追捧。

对他而言,制作黄豆酱“是用时间去磨砺”不是随便说说,而是对传统技艺的一种坚持。采用传统手工酿造的黄豆酱,需要经过选豆、蒸煮、发酵等环节,尽管工艺复杂、发酵期长,经济效益低,但他仍坚持传承老祖宗留下的这门手艺。

董仁虎夫妻俩生产的黄豆酱,精选当地生产的优质黄豆、小麦、花椒等为原料;坚持以山泉水作为制酱用水,保证产品独特的甘甜味;用独特的自然发酵技术对黄豆进行发酵。更为独特的是,他在熬制黄豆酱发酵用的水时,加入香椿树皮,使其出坛后有一种独特的香气……如今,他的坚持得到市场认可,他也成为当地的致富能人。“正常年份,每年销售黄豆酱约两万斤,每斤10元,毛收入20万元不成问题。”

与董仁虎家浓郁的黄豆酱香不同,村民傅清源家里弥漫的是淡淡的木头清香。20多平方米的屋内堆满木料,蹲在狭窄空地中的他,一双巧手快速打磨,一把把椅子变得光可鉴人。如同艺术品的木椅,由白色的柏树、红色的椿树两种木料构成,坦露着木材天然的纹路,散发着木材独有的香味。

傅清源传承的木工手艺,在当地有百年历史。上世纪二十年代,一名河南籍郭姓木工师傅来到上营,定居后开始收徒。一传十、十传百,鼎盛时期上营村约百人掌握传统木工手艺,在当地颇有影响。几年前,原本在外从事木工的傅清源回到村里,重新捡起这门手艺,手工制作的椅子、凳子、桌子受到追捧。

这几年来,不仅本地村民喜爱傅清源制作的椅子、凳子、桌子,还有十堰城区顾客慕名而来。如今,他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感到自豪:“一把椅子350元,每次制作五六把椅子,做成十几把后统一上漆,根本忙不过来……”

悠悠古村述情长,寂寂老屋迎新生。“我们要抓住乡村旅游兴起的好时机,唤醒资源,变成资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让更多村民吃上旅游饭,力争让上营成为人们放松身心、寻觅乡愁的首选地,让传统村落‘活’起来。”曾彬厚说。(十堰晚报 文、图/记者 韩玉砚 特约记者 陈玫瑰)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